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胸痹的辨证论治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出“胸痹”的名称,归纳病机为“阳微阴弦”,治疗上温通散寒方药有瓜蒌薤白白酒汤及瓜蒌薤白半夏汤等。

根据本证的临床特点,主要与现代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关系密切。

(一)心血瘀阻证

1

主症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2

治法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2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降香、郁金。

心血瘀阻证,瘀血痹阻重证,胸痛剧烈,可加乳香、没药、郁金、降香、丹参等,加强活血理气之功;若血瘀气滞并重,胸闷痛甚者,可加沉香、檀香、荜茇等辛香理气止痛之药;若气虚血瘀,伴气短乏力,自汗,脉细弱或结代者,当益气活血,用人参养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重用人参、*芪等益气祛瘀之品;若猝然心痛发作,可含化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活血化瘀、芳香止痛之品。

(二)气滞心胸证

1

主症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2

治法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3

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柴胡、枳壳、香附、陈皮、川芎、赤芍。

气滞心胸证,胸闷心痛明显,为气滞血瘀之象,可合用失笑散;气郁日久化热,心烦易怒,口干便秘,舌红苔*,脉弦数者,用丹栀逍遥散;便秘严重者加当归芦荟丸以泻郁火。

(三)痰浊闭阻证

1

主症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2

治法

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3

方药

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常用瓜萎、薤白、半夏、胆南星、竹茹、人参、茯苓、甘草、石菖蒲、陈皮、枳实。

痰浊闭阻证,痰浊郁而化热者,用*连温胆汤加郁金,以清化痰热而理气活血;如痰热兼有郁火者,加海浮石、海蛤壳、黑山栀、天竺*、竹沥化痰火之胶结;大便干结加桃仁、大*;痰浊与瘀血往往同时并见,因此通阳豁痰和活血化瘀法亦经常并用,但必须根据两者的偏重而有所侧重。

(四)寒凝心脉证

1

主症

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2

治法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3

方药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常用桂枝、细辛、薤白、瓜蒌、当归、芍药、甘草、枳实、厚朴、大枣。

寒凝心脉证,阴寒极盛之胸痹重症,表现胸痛剧烈,痛无休止,伴身寒肢冷,气短喘息,脉沉紧或沉微者,当用温通散寒之法,予乌头赤石脂丸加荜茇、高良姜、细辛等;若痛剧而四肢不温,冷汗自出,即刻舌下含化苏合香丸或麝香保心丸,芳香化浊,理气温通开窍。

(五)气阴两虚证

1

主症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2

治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3

方药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常用人参、*芪、炙甘草、肉桂、麦冬、玉竹、五味子、丹参、当归。

气阴两虚证,兼有气滞血瘀者,可加川芎、郁金以行气活血;兼见痰浊之象者可合用茯苓、白术、白蔻仁以健脾化痰;兼见纳呆、失眠等心脾两虚者,可并用茯苓、茯神、远志、半夏曲健脾和胃,柏子仁、酸枣仁收敛心气,养心安神。

(六)心肾阳虚证

1

主症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2

治法

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3

方药

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常用人参、附子、肉桂、炙甘草、熟地、山萸肉、仙灵脾、补骨脂。

注: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尝试。

慈海教育

回馈粉丝计划

月底会在系统中随机抽取10名幸运用户送出惊喜礼品凡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gx/184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