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治一湖北人叶君,住霞飞路霞飞坊。大暑之夜,游大世界屋顶花园,披襟当风,兼进冷饮。当时甚为愉快,顷之,觉恶寒,头痛,急急回家,伏枕而睡。适有友人来访,乃强起坐中庭,相与周旋。夜阑客去,背益寒,头痛更甚,自作紫苏生姜服之,得微汗,但不解。次早乞诊,病者被扶至楼下,即急呼闭户,且吐绿色痰浊甚多,盖系冰饮酿成也,两手臂出汗,抚之潮,随疏方,用:
桂枝(四钱) 白芍(三钱) 甘草(钱半) 生姜(五片) 大枣(七枚) 浮萍(三钱)
加浮萍者,因其身无汗,头汗不多故也。次日,未请复诊。某夕,值于途,叶君拱手谢曰,前病承一诊而愈,先生之术,可谓神矣!
一病一证之成,其病因每不一而足。本案示“风”之外,更有“冷饮”,外为风袭,内为饮遏,故见证较前案多一“吐”字,可见病人之证随时变化,决不就吾医书之轨范。而用药可加减,又岂非吾医者之权衡,观本方用生姜五片可知矣。
曹颖甫曰:此公系同乡高长佑先生之友。予因治其妻神经病,始识之。盖其妻饮食如故,但终日歌唱,或达旦不寐。诊其脉滑疾,因用丁甘仁先生法,用猪心一枚剖开,内藏辰砂二钱,甘遂二钱,扎住,向炭炉煨枯,将甘遂朱砂研成细末。一服而大下,下后安眠,不复歌唱矣。后以十全大补汤收膏调之,精神胜于未病时。附录之,以资谈助。摘录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周注
此案例,外受风寒,内停水饮。表里同病。无汗为表实,属太阳太阴合病。晚辈愚钝,并无冒犯之意,此案不会选用“桂枝汤”,而会选用“小青龙汤”。
伤寒论条文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论条文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说明表邪不解。心下即胃部,此处有停水饮,水饮上冲就会喘,会呕吐。
曹公之术,可谓出神入化,桂枝汤方中加重桂枝,生姜的量,降水饮之冲气,止呕。后加一味浮萍解表驱邪。汗出病自去。各路点将,各退其敌。妙!
医者各师各法,只要按照辨证论治,随证加减,都应有效,只是看问题的切入点不同而已,背后道理都相通的。
医学博大精深。。。。。。。。
愚者愚见总结反思,抛砖引玉共同成长。
周仰川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
擅长针药并用治疗颈肩腰腿痛、面瘫、中风后遗症、痛风、类风湿、焦虑抑郁、带状疱疹后遗症、胃炎鼻炎、痔疮、乳腺增生、皮肤病等;崇尚六经辨证,并运用于临床各科中药调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