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是因为经常会有朋友问,有什么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吗?怎么让自己更健康呢?
说免疫力其实是现代医学的说法,那古代怎么知道如何增强免疫力?其实可以这么理解,免疫力在中医学里叫,也有一句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侵”。
这里讲的“扶正祛邪”就是现代医学所讲的增强免疫力;
在中医世界里这样的方子数不胜数,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来自医圣张仲景的扶正祛邪的经典名方;
它也是《伤寒论》中出现的 首经方,且有伤寒 方之称。
伤寒论中描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意为:怕冷、怕风、时不时的出点汗、流鼻涕、有点发热、伴随干呕,桂枝汤主治;
桂枝汤这个经方,还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病症,调整配伍,比如芍药和甘草,可以治疗手脚挛急,被后人称为“去杖汤”(我之前讲过),说的是拄拐杖的人对症服用可以扔掉拐杖,听着夸张。
但这就是中医奇妙的地方,几千年前的方子,用到现在,效果依旧很好。
一个方子能流传千年,必定有它神奇的地方,方中配伍不多,仅5味药,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方为什么神奇。
先看
中医理论认为人有卫、营两种气——顾名思义就是保卫的意思,那肉桂树本身的木气很强,体现在哪?种树的可能知道,您会发现肉桂附近几公尺内,都难有其他杂木,够强吧?
所以用肉桂树的干燥嫩枝做药,可起到发汗解表、散寒止痛,增强人体卫气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了,桂枝有增强人心脏活力的功效,使动脉更强地把血液供出,同时,在中医里,是这么理解:桂枝还有“通阳化气”的作用,可解平常感冒中的食欲不振、想吐的脾胃气郁之症,治气上冲,使其下达。
这桂枝就是防止寒邪继续侵入内里的 道防线。
再说,我前些天专门为它“正名”。
再说说:白芍与桂枝正好相反,桂枝散寒,白芍则是内敛。
上边有讲到人有卫、营两气,负责滋养的就是,营行脉中,这里的脉指血管,白芍具有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敛阴止汗的功效,同时还有松弛筋脉,缓急止痛的作用,您会发现,有时候我在治疗骨病和类风湿病人的时候,会用到。
正是相中了其益阴和里,敛固外泄之营阴以和营的特性。
桂枝和白芍同用,一散一收,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中有收,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是个 的组合。
再者
生姜本身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在这幅药中,与桂枝合用,起到能让身体血液循环的作用,同时也能更好的把身体的寒湿打出体表。
如果没有生姜的辅助作用,桂枝的力量很难到达风邪所在的分支微小血管。这种配伍和作用熟悉吗?
接下来是
大枣想必大家都知道,平常都拿来泡水,补脾又补心,同时也有调营卫、益气生津的作用。在此处搭配白芍共同起到益阴养血的作用。
大枣作为补给,负责给前线补充能量,同时也是第二道防线。
看
甘草本身功效有滋阴养血、益气通阳,主治心阴阳两虚症;现代医学则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咱们也不止一次提过甘草具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之效。
在这个方中就起到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白芍酸甘化阴以和营的作用。
让桂枝和芍药各尽其职还不起冲突,这脾气着实不错。
整副方中,以桂枝为君,白芍为臣,生姜、大枣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用共奏发散体表寒湿、促进新陈代谢,同时还补充人的营卫二气之用。
营卫二气足了,两道防线就架起来了,免疫力不就自然提升了吗?
尝试过中医调理的人可能知道:中医乃标本兼治,所以就出现了个“奇怪的现象”:比如可能是要治感冒,可能是调的脾胃。
这也是与西医 的区别: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