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类方及所治疾病

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3/5219743.html

麻黄汤是伤寒论开篇第一个方子,要读懂伤寒论,从麻黄汤、桂枝汤这两个方子开始。

一、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6克,炙甘草3克。

二、主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三、方解

麻黄,发汗解表邪,驱邪外出,利水消肿;桂枝,温通血脉,助麻黄解表发汗,同时防止发汗过多;杏仁宣上焦外来之邪并止咳;炙甘草,温中顾护脾胃。由甘草麻黄汤的基础发展来,在甘草麻黄汤基础上加桂枝帮助麻黄解表,麻黄桂枝合力宣散解表,麻黄杏仁利水消肿同时止咳平喘。

四、辨证要点:

1、无汗,头痛,腰痛,身痛;咳喘;

2、麻黄体质一黑,壮,实;

3、脉证一浮,浮数,浮紧。

四、适用范围

一个人得了太阳病,还有头痛,还有身疼腰痛,还有恶风,并且无汗,还有喘这些症状。只要是符合风寒表实证,就可以考虑用麻黄汤。

(一)太阳表实热证外感:无汗,发热或是发烧同时恶寒,全身疼痛,腰疼,骨节疼痛,咳喘,脉浮紧,狭义太阳病。

(二)麻黄汤运用于鼻衄,汗血同源。太阳表实因为未发汗,寒邪在血脉中郁闭不得出,汗血同源,汗占据血的位置,血被迫外出,出现鼻血,只有发汗了,邪有出路了,邪不在血液中捣乱,血回到血管中去了,自然鼻血止。

(三)、治疗太阳表实无汗而咳喘。

(四)、遗尿,麻黄汤或含有麻黄类方都可以,麻黄主要起醒脑作用。

(五)、麻黄汤或是麻黄汤的变方或是合方用于治疗水肿,麻黄主要是开太阳表邪,开毛窍而利水,麻黄汤加五苓散治疗水肿是常用搭配。李可大师就喜欢把麻黄附子细辛汤和真武汤或四逆汤等合并来治疗顽固水肿(广义太阳病)。

(六)麻黄汤或是麻黄汤的变方治疗在太阳或少阴之伏邪,透太阳或少阴之表邪外出:麻黄附子细辛汤,续命汤类方系列等方子治疗面瘫,中风,口眼?斜等病,广义太阳病。

(七)、寒湿失音,声音嘶哑。

(八)、以干燥、无汗、恶风、脉浮或阴冷潮湿加重为主的皮肤科疾病,如湿疹、荨麻疹、冻疮。

(九)、痛经。

(十)、急性结膜炎,眼睛红肿。

(十一)、癃闭。

(十二)、难产。

(十三)。治疗鼻塞。

四、禁忌

(一)、务必确定是外感风寒的情况下才能用。麻黄和桂枝都是辛温解表的,是用来散寒邪的。如果感受的是风热邪气,是万万不可用麻黄汤的。

(二)、务必在无汗的情况下才能用。麻黄汤发汗力量很强,如果本来就有汗,那就会导致出汗过多,这样就是伤了正气,导致身体更虚,加重病情。

(三)、务必确定是身强体壮的人才能用,小孩要用的话要减量并确定精神状态良好才可以用。为什么呢?麻黄具有兴奋的作用,相当于是鼓舞正气去祛邪的,如果你体弱正气虚,用麻黄汤只会白白浪费正气。

五、麻黄汤的加减

(一)、如果说这个人咳嗽的痰比较多,痰多说明这个人平素体内的痰湿比较重,可以加化痰的药,比加苏子、半夏。

(二)、如果说这个人平素肺气不太通畅,鼻塞,流鼻涕比较重的,可以加苍耳子、辛夷花,通鼻窍。

(三)、如果这个人平素的湿气比较重,容易关节风湿性关节炎的,那又感受了风寒的邪气之后,这个关节炎肯定就会加重了,那么可以加苍术、薏苡仁。尤其这个苍术,它可以解除表症的湿,化湿燥湿的力量很强。

(四)、如果感受外邪日程较久,外来的邪气入里化热了,表现出来有里热了,比如说出现心烦,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想喝水,要加一些清里热的药,比如:石膏、黄芩。

六、麻黄类方

(一)、麻黄体质

患者体格粗壮,面色黄暗,皮肤粗糙,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咽喉多不红,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紧或沉紧。多见于体格壮实的中青年和体力劳动者。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痛、寒冷、疲劳等常是这种体质患病的主要诱因。麻黄体质是适合较大剂量服用麻黄以及安全使用麻黄及麻黄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代表方为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寒气郁表,或寒湿滞留经络之间,或表里俱实。

(二)、适用范围

麻黄剂对于表实伏邪很好,哪怕无明显的外感证(流鼻涕,喷嚏等等),只要表现为无汗的实证状态的伏邪,都可运用含有麻黄的方剂。比如面瘫,中风,以及顽固的水肿。

(三)、辨证要点

无汗,脉浮紧,口中和,全身酸痛,发热轻恶寒重,或咳嗽,或是四肢疼痛。

(一)、麻黄汤加减

1、麻黄汤加术:加白术或加苓术附治疗痹症;

2、三拗汤:麻黄汤去桂枝。平喘止咳。

3、麻杏石甘汤: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太阳阳明内热证一咳喘,发热,汗出。

4、麻杏苡甘汤:麻黄汤去桂枝加薏仁。太阳阳明湿热证一关节疼痛,发热,下午加重等病证。

5、薏仁汤:麻黄汤去杏仁加薏仁,当归,苍术,芍药。治疗太阳阳明太阴证的疼痛麻木。

6、麻黄汤加石膏,黄芩,芍药,甘草叫《千金要方》麻黄汤,治疗麻黄汤证伴有阳明内热证的小儿发烧(大人也可以),实际上就是麻黄汤合并麻杏石甘汤证加黄芩,芍药。

7、防己汤:麻黄汤去杏仁加川芎,防己,桑白皮。治疗太阳阳明湿热证引起的关节肿痛浮肿。

(五)、麻黄汤合方:

1、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汤加桂枝汤。治疗轻微外感,发热,皮肤病。

2、麻黄汤加五苓散,太阳表实合并太阴水肿病症。

3、麻黄汤加小柴胡汤治疗太阳表实合并少阳证的外感发热,这个配伍在发热中运用最多;麻黄汤加大柴胡汤实际上就是三阳合病证,三阳合病从三阳解。

4、麻黄汤或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真武汤治疗水肿,太阳少阴水肿。

九、类方辩证:

1、桂枝汤治疗太阳表虚证,有汗,怕风,虚弱证;麻黄汤治疗太阳表实证,无汗身体疼痛,脉浮紧。

2、桂枝麻黄各半汤,是取麻黄汤和桂枝汤的各三分之一的剂量,治疗太阳表郁证,太阳表实表虚都有,发小汗。

3、大青龙汤,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出现严重的烦躁,发竣汗;麻黄汤发正汗,没有烦躁。

4、桂枝二麻黄一汤,是桂枝汤症状为主,有点轻微麻黄汤证,两份桂枝汤,一份麻黄汤,发微汗而已。

5、小青龙汤治疗太阳表实伴有太阴水饮病症,喘,咳。

6、葛根汤治疗太阳表实伴有颈项肩背疼痛证。

这是分享中医知识;辨证与论治的平台。爱好中医的朋友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hy/280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