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治疗父亲水肿,来看2点关于关于水肿治

这些雪花落下来,多么白,多么好看。过几天太阳出来,每一片雪花都变得无影无踪。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许许多多雪花,只不过已不是今年这些雪花罢了。

——金庸《神雕侠侣》

更何况病人的表现呢?

关于从表论治水肿,从我父亲身上更加体会了一次。年10月11日晚上,忽然接到我母亲的电话,说我父亲的脸肿了,之前也肿过,稍微休息就会好转,这一次不一样,休息了之后仍然肿,让其按压一下双下肢,凹陷样水肿,脸肿有一个特点,从早上开始到中午逐渐加重,晚上稍微减轻一点,问其受风没有,说也没有,就是这次肿发生在帮邻居卖完花生之后,自己根据平常父亲身体情况,之前把父亲脉象为弦脉,便开了一个柴胡桂枝汤合防己黄芪汤,当晚熬出来喝上,并嘱托这几天在家,不要外出,以再免受风邪。

这是当天晚上的情况

第二天早上打电话询问情况,看着比昨天肿的更加明显,于是便仔细辨证,重新处方。

这是第二天早上的情况

父亲这次生病发生在卖花生之后,我们去卖花生,需要开车把花生拉到邻村先打花生去皮,然后再卖,卖完之后开车回来。卖花生是一个体力活,期间肯定出汗,回家时路上冲风,汗出当风,风邪循敞开的腠理而入体内,影响经络津液的输布而出现水肿。

水肿又有一个特点,中午明显加重。中午乃为重阳,阳气最盛之时,此时水肿加重,当为体内阳气虚弱,不能顺应自然阳气,此时弦脉当为紧脉,阳虚之水气病,辨为少阴病表证,大气一转,水气自散,处方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服药后当天晚上水肿即消,第三天早上已正常。继续服药一周,未反复。

这是第三天的照片

经过这个病例,需要思考2个问题:

1

为什么初诊没有从表证考虑?

首先有一定的先入为主。在《伤寒杂病论》中有这样一条论述:风病,面目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甚则骨痿,脉沉而弦,此风邪乘肾也,柴胡桂枝汤主之。这一条论述的就是《素问》里面的肾风病,根据条文的表现,以柴胡桂枝汤外以散风,内以疏理三焦水道,同时合以防己黄芪汤治疗风水的面目水肿,看似完美无缺,其实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没有分清表里,没有辨清阴阳!

虽然柴胡桂枝汤可以外散风寒,但属于太少合病之阳证之人的水肿,而此时当需根据病人的阴阳体质选用合适散风寒的方法,因邪气较深,需用散寒作用更强的麻黄,此时桂枝去芍药合麻附辛更合适。

仲景通过一个个案例,展现了每一个病人的治疗思路,不能仅仅通过套用仲景的病例来进行治病,要通过自己的辨证,辨清阴阳表里,方可有的放矢。

2

阳虚水肿,真武汤不是更合适吗?

阳虚水肿也需要分表里,不能简单认为阳虚水肿都用真武汤。少阴病的真武汤与桂枝去芍药合麻黄附子细辛汤都可以治疗水气,一个治疗“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一个治疗“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但还是有区别的。

虽然都是少阴表证,但桂枝去芍药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更偏于解表以散水气,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真武汤则偏于温化,体内阳气盛了,水就化了。

就像盖着锅盖烧水一样,如何让锅里面的水尽快敖干,一种方法就是加大火力,真武汤就属于这种;另一种加大火力,同时掀开锅盖,桂枝去芍药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就属于这一种。因此关于阳虚水肿,仍然需要辨清表里。如果表证明显,仍当先解表,再治里。

因水肿导致的原因还有很多,这里仅仅就病例进行论述,仅供同道们参考!

经典中医杨伟超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hy/280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