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middot太阳病上篇桂枝加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这是桂枝汤的变证,一般认为是开药太过,或者喝的太急造成汗出不止,表虚一直出汗,小便少了,所以病人脱水,津液不足,造成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这时就用桂枝加附子汤。

《内经》认为,汗为心之液,汗水大量流失会对心脏产生影响,心体的水分不足,阳不足,势必会对心脏的搏动、血液循环产生影响。此处的小便难,个人认为是伤到了血液循环,与葛根所治的温病不同,通常我们在较热的环境中,汗出多,小便会相应的减少,这属于体液不足情况下人体的自我调节,这种伤津可以用葛根来缓解,葛根可以升津生津,治疗口渴。而此处发汗后,漏汗不止,小便难,是有些伤到了心、循环系统,导致肾脏灌流不足而出现的小便难,这种小便难是伴有肾脏的损伤。这种情况,发汗太过是一种原因,还有一种情况是病人本身就有心弱,又发汗伤到了心阳,心脏的水分。

这个处方中较为突出的就是炮附子,在此方中发挥固表的效果。也可以参考现代药理研究,大概了解下附子在身体里做什么。比如,①强心,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肌收缩速度;附子中有一种水溶成分,可以增强心肌收缩,且不影响心率;对心衰有明显的强心作用······,②抗心律失常,改善房室传导,恢复窦性心率。所以在心这一块,可以看到附子有加强心脏的搏动,改善整个心脏电信的传导。③对血管与血压,使心输出量、冠脉、脑及股动脉血流明显增加。有明显的扩血管作用。且对心衰导致的血压下降有升压作用。④对心肌有保护。⑤抗休克⑥神经:镇痛与镇静;抗寒冷、缺氧······。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可以看到炮附子对心、循环有很大的改善,也能帮助我们理解附子在这个处方中大概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附子的功效这里没有细讲,大家可以自己查查资料。

在使用现代药理研究帮助理解中药中医时需要注意,如果以药理研究作为处方用药的指导,就会出现盲点,这一点与单纯使用气、味开药一样,你会发现有很多药都对心功能有改善,临床该用哪一个?如果是用纯中医的性味归经开药,就我个人而言,我这个年龄、这个阶段真的感知不出来中药的性味归经,只是大概知道哪个药什么味,苦一点,酸一点,闻起来轻飘飘的还是好浓厚,而且我连经络都感知不到,怎么感觉归经,那六气很有可能是维持生命的六个环节,怎么感知到......抛开前面这个巨大的问题不说,如果有个高人总结出性味归经,只靠这个开药,行不行?也是有难度的,神农氏一个药一个药的尝,《神农本草经》明确列出每个药物的功效、使用时机,这样的书写方式,就已经说明,每个药的药效是独特的,趋向人体的不同部位,这种感觉反而有点像现代药理研究。所以,我青睐以《伤寒杂病论》、《本草经》的处方框架结构为主体,用现代研究成果辅助理解经典中的方药,毕竟药理研究成果也是性味归经的结果或部分结果,如果简化掉中间的研究过程,只写结果方便大家使用,那就更像《神农本草经》了。

作为初学者这个方法还是蛮好用的,而以“象”取药,我清楚事物背后存在着这样的规律,但我现阶段还没有处在相应的环境中去学习,还达不到,没有入门,慢慢来吧。

牧hhh

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pz/2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