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某,男,71岁,年9月20日初诊。
主诉
周身疼痛1月,加重1周。
现病史
患者胃恶性肿瘤术后化疗6次后,周身疼痛1月,遇风尤甚,查血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寻针灸、推拿等治疗而罔效。1周前症状加重,故来吾师处求诊。辰下:身痛不休,喜着厚衣,面色萎黄,纳寐尚可,二便自调,舌淡红,苔薄白,切其脉而手下湿冷,脉象沉缓无力。
处方
处方:桂枝新加汤加减。
桂枝15g白芍20g黄芪20g白条参9g甘草9g葛根20g谷麦芽各12g牡蛎30g(先煎)山楂20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40分钟温服。
二诊
(年9月27日)
药后身痛减轻,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沉。予黄芪改30g,续服7剂巩固疗效,煎服法同前。2个月后患者因它病来诊诉前身痛已除,一身干爽,取效满意。
按语
身痛者,临床常见,外感内伤均有之。如身痛而拘急者,常由外感风寒也;身痛而重坠者,因于湿也;若劳力辛苦之人,一身麻木而痛者,气虚络瘀也,然均与本案不符。本案患者年老,术后化疗6次后,元气耗伤,虽无诉恶风汗出,但见其喜着厚衣,触其肤觉手下湿冷,显系恶风汗出之明证。身痛不休、喜着厚衣、皮肤湿冷,但与天气变化无关,纳寐可,二便调,可知脏无他病,与条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证机一致。结合舌脉及面色萎黄表现,考虑为营卫不和、气营不足之证。吾师治以调和营卫、益气和营之法,方拟桂枝新加汤加减。
方中桂枝辛温,通阳实卫;白芍酸微寒,敛阴和营;甘草,调和诸药,与桂、芍同伍,共奏调和营卫之功。黄芪,补气、固表、止汗;白条参,大补元气;牡蛎,敛阴、涩精、止汗,三药相合则补虚止汗效强,避免汗出伤气。重用葛根与白芍,可养血、生津、舒筋、止痛。牡蛎还有软坚之效,与酸甘而行气散瘀的山楂相伍,则脉络得通,又得桂枝、黄芪以行气通阳,白芍、葛根以养血生津,则气畅筋舒,血行络通。再加谷麦芽合山楂以消食助胃,更使气血生化有源,营卫化生无穷。诸药合用,调营卫、益气血、疏脉络、止身痛,故二诊即见效用,再加大黄芪用量补虚以巩固疗效,再服七剂而病除。
伤寒临证九论
扫
码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