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其注解众说纷纭,或从六经八纲,或从脏腑气血,或从标本中气,或从五运六气等,不一而足。门九章曾言:“中医学与其说是一门医学,不如说是学方用方、感受经验的思维与实践。”所以,落实在方证上的学习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学好每一张方、用好每一张方,立足于临床,感悟于实践,踏实做临床与学问,不空谈玄论,不做无根之木。
这就要说到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一个补虚方:薯蓣丸。
《金匮要略》
薯蓣(怀山药)三十分,当归、桂枝、干地黄、麯、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芎窮、麦门冬、芍药、白术、杏仁各六分,人参七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经考证,汉代一分为4克左右)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医宗金鉴》
风中其内之气分,则病百疾,主之以薯蓣丸,散诸风邪,补诸不虽,滋诸枯搞,调诸荣卫,故其药温润共剂,补散同方也。
“虚劳诸不足”,虚劳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古代的“虚劳”肯定不是胖子。胖子叫做“尊荣人”。虚劳就是说这个人不管什么地方都虚,由于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这是使用薯蓣丸的先决条件。
如果按现代医学来说,什么人适合服用薯蓣丸呢?比如手术后营养不良,经常感冒。孕妇产后虚弱。长期节食减肥的妹子。长期营养不良,怎么吃都不胖,又十分无力的人。
薯蓣丸方解本方以薯蓣(即山药)为主药,《神农本草经》言其“味甘,温平无,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此重其健脾胃、补虚损之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干姜、大枣健脾益气温阳;地黄、白芍、当归、川芎、麦冬、阿胶滋阴养血;神曲寓消于补,使补不碍胃,振奋生化之源;桂枝、柴胡、防风祛风散邪,其中桂枝散太阳之邪,柴胡散少阳之邪,防风则散周身之风邪。而虚劳风疾之人往往身体气机功能紊乱、升降失调,故加杏仁、桔梗一升一降,以恢复气机正常的升降出入。另用酒服以助药力。
那么,为何要用白蔹、大豆黄卷这两味药呢?《中药学》载白蔹功效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生肌止痛。这似乎与治虚劳、祛风邪没有关联。故要领悟薯蓣丸的用药意义,得尽可能地站在张仲景那个时代,从相关的书籍中获得认知。于惠青等通过查阅和梳理《神农本草经》《千金要方》《普济方》《本经疏证》等古籍,认为白蔹是取其散结气、除风热之用,大豆黄卷有益气宣胃、散风祛湿之效。刘渡舟认为白蔹与桔梗、杏仁利肺开郁,以行治节;豆卷和神曲运脾气,行药力,有补而不腻之功。也有医家认为白蔹合杏仁以降,桔梗合柴胡以升,共同恢复气机升降,大豆黄卷则化湿和中,合方中茯苓共奏消除湿邪之效。诸说皆有可取之处。
先贤有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此方中薯蓣用三十分,甘草二十八分,大枣百枚,此三者皆是培补中焦脾胃之药,用量之大,充分体现了张仲景治疗内伤杂病时重视培补后天脾胃的思想。诸如柴胡、防风、白蔹等祛邪之药的轻用则显示了补虚为主、祛邪为辅的治法和治病求本的宗旨。
由于该方治“虚劳诸不足,诸风气百疾”,故可见其症状之复杂、广泛,治疗用药上涉及气血、阴阳、脾肾等。此方可拆成多个复方的组合,从此入手分析方义,有助于了解其组方配伍的真谛。
不难看出,此方内有补气的四君子汤,补血的四物汤,温中健脾的理中汤,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桂枝、甘草组成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芍药、甘草组成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甘草、大枣、桂枝、地黄、麦门冬、人参、阿胶可体现治虚劳不足、脉结代心动悸的炙甘草汤加减。薯蓣、干地黄、桂枝、茯苓则体现了治虚劳腰痛的肾气丸组方。综合体现了薯蓣丸的补虚作用。
白术、茯苓、桔梗、防风、人参、当归、干姜、川芍、桂枝则有“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的侯氏黑散影子;桂枝、当归、人参、干姜、甘草、川芍、杏仁则体现了“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的续命汤方义。诸此体现了薯蓣丸的祛邪作用。
另外,桂枝、茯苓、芍药和川芎、当归配合乃桂枝茯苓丸的化裁,其活血祛瘀之用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由此分析可知,补虚、祛邪、活血化瘀是张仲景治虚劳之三大法,且轻重有别,学者不可不知。
如何制作薯蓣丸?首先备料,以克为单位,重新拟定处方用量如下:
生山药30g,当归、桂枝、神曲、生地黄、大豆黄卷各10克;炙甘草28g;人参7g;川芎、白芍、白术、麦冬、杏仁各6g;柴胡、桔梗、茯苓各5g,阿胶7g;干姜3g,白蔹3g,防风6g,大枣枚(为膏),这二十一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约6克,一般保健每日空腹服用1次,空腹用黄酒送下,一百丸为一剂,体虚者可早晚各服一丸。
身体很虚的人,为了调理的话,可以一日吃3颗,慢慢能恢复胃口和体力。
以上21味药除大豆黄卷和大枣外,全部在药店抓药并打粉,阿胶块比较硬,拿回来自己烊化。大豆黄卷药店不卖,就自己准备,具体做法是,黄豆(也可用黑豆)在水里泡一晚上,用水洗两遍,然后盖上湿布,每天用清水洗一遍,等豆芽发出来约1.5到2厘米长,晒干(或烘干)备用,用之前自己用料理机(有条件的话用粉碎机更好)粉碎,过筛。
大枣选用新疆大枣,又大又甜,将大枣绞碎,备用(有条件的话也可加水煮成膏状备用)。切碎红枣,剁成红枣泥。铜锅里炼化土蜂蜜,然后放入红枣泥一起调和熬膏。备料完毕,万事俱备,就只欠东风了。
将所有的原料混合均匀,加入炼好的蜂蜜红枣泥,搅拌均匀,搓丸即成,做好后一数,粒有余。
薯蓣丸的禁忌使用薯蓣丸 的禁忌,就是“痰”。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痰湿”“湿热”。从薯蓣丸的药味上看,因为是治疗干枯瘦弱的阴虚人,所以用大枣,山药,甘草,再加上酒,白术,神曲,几乎就等同于一大块蜜糖吃下去。上火,舌苔等问题就会出现了。这也是乱服薯蓣丸 的 。因为剂量很小,所以初期感觉不到。但是等感觉到的时候,问题已经很难解决了。
还有另外一个 的禁忌,那就是肾虚之人,不可吃。因为这里太多的提气药。肾气虚弱的人,再长期服食提气之药,会引动肾气外泄,类似补中益气,等提升之类的药,都禁忌如此。
所以,脾胃不好,身体虚弱,应该从多方面辩证用药。不可盲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