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思维: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临床先辨六经八纲,继辨方证。辨方证是六经八纲的延续,辨方证是辨证论治的 。
八纲就是:表、里、阴、阳、寒、热、虚、实。
依据“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热”与“无热”乃辨六经发病的阴与阳,非单为表证(加上恶寒,则单为表证立纲,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或发热性疾病立纲,乃是为六经八纲所统的百病立纲。
以寒热辨阴阳,所谓:“寒热有常,虚实无常”。
又需要注意,“发热与无热”不单指的是发热与不发热,凡是表现为明显的阳性症状,都是“发热”范畴,表现为明显的阴性症状,都是“无热”范畴。比如汗出,如果粘、臭,就算不发热,也属于“发热”的阳性病范畴,如果汗出多、但摸着是凉的,那就是“无热”的阴性病范畴。
六经就是:表阳证太阳病
表阴证少阴病
里阳证阳明病
里阴证太阴病
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
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
临床依据症状反应,先辨六经(病位+病性)八纲(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更高的是病机层面对六经的辨别),再辨方证(将仲景方归六经,很难,冯世纶冯老在推广,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体悟。包括方证的鉴别)。
胡希恕胡老说:“经方辨证施治的实质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结合仲景医学,临床始终理会,起于“六经八纲方证”而终于“六经八纲方证”,足矣。
试着学用以上思维,开启经方学用新历程
关于本医案:哮喘
胡希恕胡老说哮喘的根本是痰饮、瘀血,其它的都是诱发因素,临床善于应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哮喘。尤其是应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治疗食青椒后诱发的哮喘,3年的顽疾,四处求诊,中西医治疗均无明显疗效,胡老治疗,用经方六剂痊愈。我作为初学者对此医案看不懂,甚至抱有很多的疑问,是真的吗?有这么神奇吗?后来我碰到了本方证,用之获效,方才深信。
然而背后有更深刻的内容,就是医学体系的内容,只有经历了深入的学习,才会对胡老所说的方证学的内涵有所体悟,利于临床应用。
前两天又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一例哮喘的患者,来诊的时候哮喘发作,夜间加重,不能平卧已经2天了,吃完中药当天晚上就可以平卧入睡。
验证了经方疗效,证明了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的正确性,对临床指导的可行性。
今附简要医案如下:
刘某,女,63岁
初诊日期:年12月11日
病案号:
喘憋、胸闷,无痰,症状夜间加重,近2日夜间不能平卧,腹满,大便干,2-3日一行。
既往病史:从9岁出现哮喘。
口唇发紫。
脉沉滑有力,水滑苔,舌底苍瘀血不明显。
腹诊:腹部膨隆,胸廓部满,上腹部满闷按之抵抗。肚脐以下左右1、2点压痛。
腹诊图:
辨六经为:少阳阳明合病兼有瘀血。
辨方证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处方:
柴胡15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
枳实10克,赤芍10克,大黄6克
生姜10克,大枣12克,桂枝10克
茯苓20克,桃仁12克,牡丹皮10克
7剂颗粒剂1袋,水冲服,每日2次
服药仅3剂。
疗效:当天晚上就可以平卧入睡,无明显喘憋,第2天做腹诊:腹部按之抵抗力度,明显减轻,第3天,腹部按之正常。
讨论:
1、学医要学体系
学会了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六经-八纲-方证,桂枝茯苓丸和大柴胡汤不但可以治疗哮喘,少阳阳明合病兼有瘀血的偏头痛、失眠、脑外伤后综合征都可以治疗。
回过头说,如果用内经理论体系解读这个哮喘,你说肺与大肠相表里,久病必瘀血,能说得通。那么用本方案治疗失眠、偏头痛,咱不能说大肠与脑相表里吧?所以学医要学体系。
2、关于哮喘的治疗:
想系统学习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进一步深入对本病的认识与学习,大家可以参考《百年百名中医经方专家卷胡希恕》。
3、腹诊的价值:
本患者喘憋、胸闷症状的好转,和腹诊的变化是同步的,腹诊让我们临床多了一些实证,少了臆测、推理。
4、舌、脉、证、腹诊合参
本患者舌提示水饮,无瘀血征象,口唇紫,提示瘀血,脉沉(为水饮,仲景脉法“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滑,水滑苔提示水饮,有力提示实证,证是喘憋而便秘,是实证,腹诊按之有力是实证;瘀血的识别来自腹诊肚脐以下压痛和口唇紫,还有就是冯老说,喘憋无痰而夜间加重这一症状,多指向瘀血。
让我们共同努力,实事求是,始终理会《伤寒论》,深研仲景医学,做一代经方传人。
马培锋
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三层次人才,中国农工民主党员,中国卒中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锡纯学术思想研究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温热病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王清任学术思想研究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届浊毒症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副组长,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届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沧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胡希恕经方医学沧州传承基地负责人。
沧州市中医药学会张仲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冯世纶经方传承班21期学员,王宁元伤寒派腹诊学员,黄煌国际经方学院第四、第五期学员。建立“经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