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和大家谈谈治疗妇科癥瘕。桂枝茯苓丸不仅仅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甚至黄褐斑,都可以用此处方。
但是很多大夫,包括我自己,用了医圣张仲景的千古名方——桂枝茯苓丸,效果为什么比较差,除了辩证不准,最主要是用错了芍药。
现在很多名老中医,包括教材都认为桂枝茯苓丸中的芍药是赤芍,但是我读《辅行诀》后,我认为赤芍换成白芍更符合中医思维,为什么这么说,换成白芍临证效果明显提高,这就是事实胜于雄辩。
子宫肌瘤 方:桂枝茯苓丸,赤芍换成白芍效果更佳
:《辅行诀》提出:重酸则溃。
什么意思,用大量的酸味药物,可以使有形之物破溃,所以乌梅可以治疗息肉,所以我就把赤芍换成酸苦的白芍。就像捏核桃一样,一捏一松,反复几次核桃就碎了;中医大家朱文峰老师讲课时举过一个例子,打电钻,光往里边打不行欧宁,还要抽回来松一松。所以光用辛温桂枝的外散不行,还要用酸苦白芍把肌瘤、囊肿捏一捏。我在临证上受到施今墨老师的影响,喜欢用对药。我就加适量麻黄,助桂枝辛温散结,加具有化蚀有型之物,酸味的乌梅助白芍,实现重酸则溃的医理。再加海藻、昆布等廉价有效药物,帮助桂枝,麻黄,乌梅,白芍辛散酸敛。我很少用穿山甲等名贵药,因为用上治疗病程也不会缩短。
子宫肌瘤 方:桂枝茯苓丸,赤芍换成白芍效果更佳
第二:换成白芍,在白芍影响下,桂枝发挥效果部位就靠里,靠近血分营分,更符合肌瘤、囊肿发病部位。
桂枝茯苓丸组成:桂枝茯苓丹皮去心桃仁去皮尖,白芍药各等分(9g)用法: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3g),不知,加至三丸(现代用法:共为末,炼蜜和丸,每日服3~5g。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症块。主治:瘀阻胞宫证。妇人素有瘕块,妊娠漏下不止,或胎动不安,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或经闭腹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
第三:虽然说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但是血津液,痰浊,淤血,肿块能看到的物质是最浅显的物质,补气血,化痰浊,活血化瘀都是 的中医思维,阴阳和气这些看不见的物质才是中医的高级思维。
子宫肌瘤 方:桂枝茯苓丸,赤芍换成白芍效果更佳
中医的高级思维一定是无形的,如果吃人参就能补气;吃当归就能补血,那世上怎还有气虚、血虚之人。必须在阴阳气的交泰作用下才能转发成自身的物质。所以要消除肌瘤、囊肿,不仅仅吃三菱、莪术、夏枯草、牡蛎这么简单,必须要让身体郁结的气动起来。所以要分虚实寒热,不是所有肿瘤,肌瘤都可以用海藻、昆布、夏枯草、牡蛎,这些药物只适合热性体质的人,如果体寒自然以桂枝,麻黄,白芥子等,当然可以适当反佐,用点海藻、夏枯草也可。还要考虑气的运动形式,要升,要降,还是要收,或者要散。临床往往需要四法结合,没有升哪来降,没有散何来聚。
以上是作者临证心得,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非作者同意请勿转发其他平台。
作者简介:纪东涛医师,师承 名老中医周志杰老先生,临证擅长六经辨证,药少价廉,著有《从中医病位学说论治疑难杂病》《病位脉学》。
▼
往期精彩回顾▼脏腑辨证治疗痤疮没效,六经辩证论治效果喜出望外
带下黄,妇科易感染,都是内热吗?吃清热药乏效,温阳或可见功
肥胖不仅分虚实,还要分病位,药力直达体表,瘦得快不反弹
名医经验实践录:从中医病位学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的放矢才有效
纪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