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医家张仲景,被世人称为医圣,他所撰写的《伤寒论》位列中医四大经典,《伤寒论》首创六经辩证思路,记载方药首,被称为是“方药之祖”,被后世医家尊为“经方”,至今仍有经方派的名医,治病只在“经方”中进行药味调整。
东汉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巨著《金匮要略》为什么说是桂枝让张仲景名传千古呢?《伤寒论》开篇 方就是桂枝汤,张仲景用它来治疗风寒感冒有汗证。之后的方中由桂枝汤发展而来的就有不少于18个。例如桂枝加桂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加芍药汤等。
为什么桂枝这么受医圣的青睐呢?我们来看看桂枝的功效主治。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奔豚是患者自觉有气从小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
桂枝饮片总结起来桂枝既能治疗感冒,又能温通关节,温肺化痰,温中以治疗腹痛,温通心阳治疗心悸。此外,由于早期桂枝和肉桂并不区别使用,所以肉桂的功效也应算在桂枝作用当中。而肉桂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肉桂后世最重要的用法是引火归元,就是将你补的阳气和其它地方多余的阳气引到它该到的地方。比如前面我们讲失眠得时候讲到心肾不交的心火在上,肾虚在下的症状,就用到交泰丸,李东垣《脾胃论》中记载的交泰丸就用到肉桂来引火归元。
肉桂总结起来,桂枝的重要作用1.发汗解表,发汗力稍弱于麻黄,但是桂枝和芍药搭配,却能起到以主动出汗代替自汗的效果,自汗是无法解除风寒表证也就是我们说的感冒的,只有身体主动出汗,才能将寒邪导出体外。既能解除风寒感冒,还能保住人体津液不大量外泄。如经典方:《伤寒论》中的桂枝汤2.温通关节,这里的作用与桑枝类似,尤其对于一些经常手足冰凉的人,通俗点说,桂枝的作用是让你的阳气能够分布到肢体末端,解除关节末节的疼痛。3.温通心阳,桂枝与甘草同用,桂枝味辛,甘草味甘,中医叫“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桂枝甘草同用,以治疗心悸或胸闷、汗出,症状相当于西医中的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如《伤寒论》中的桂枝甘草汤。 一条就是后来被分裂出去的肉桂,我们前文讲引火归元,经常用于补肾阳或者心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
虽然张仲景是站在桂枝上的医圣这句话是句玩笑话,但是桂枝对于医圣,对于后世医家的启示却是深而久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