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桂枝汤的加减方对比总结

这段时间,我们总共看了三张方,分别是栝蒌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这三张方都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加减而来的,治疗的都是人体津液不足的问题,这些汤在药物增减上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导致这几张方治疗的症状有什么不同,我们今天就来总结一下。

有汗VS无汗

首先,如果按有汗无汗来分的话,那么栝蒌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是分在有汗这边,而葛根汤是分在无汗的这边。体现在方剂的药物上,栝蒌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都没有麻黄,而葛根汤是加了麻黄的,这是葛根汤证无汗,需要加麻黄来开毛孔出汗。

如果以有汗无汗来区分柔痉和刚痉的话,那么栝蒌桂枝汤就是治疗柔痉,而葛根汤则是治疗刚痉的轻症,因为葛根汤证只是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而真正到了角弓反张的程度,仲景给的是大承气汤,我们在下一个条文就会看到。那么对应到柔痉的轻症呢,就是桂枝加葛根汤,它没有全身性的僵紧,而只是在肩项后背存在局部的僵紧。

因此,我们可以大致归类对应,痉病的轻症,是柔痉的桂枝加葛根汤和刚痉的葛根汤;而痉病的重症,是柔痉的栝蒌桂枝汤和偏刚痉的大承气汤。

当然大承气汤和这三张方并不是一个路数,放在一起其实不太对,这里只是暂且这么说,因为大承气汤治痉病我们还没学到。

桂枝加葛根汤VS葛根汤

其次,我们再来看痉病轻症的两张方,桂枝加葛根汤,这是我自己归为痉病的轻症,严格来说是不归为痉病,因为桂枝加葛根汤证只是项背强几几而已,这里是为了方便对照,加深印象而做的归类,喜欢较真的朋友就别在这里纠结了。葛根汤是刚痉的轻证,只是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而没到角弓反张的刚痉程度。我们比较这两张轻症的方,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共同点很多。 ,两张方都是桂枝汤打底,而且桂芍的用量都同样从原方的15克减到了10克;第二,都重用了葛根,在这两张方中,葛根都是用量 的药,而且用量都是20克;这说明痉病的治疗,都是葛根提升津液,同时配合桂芍解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柔痉由于有汗出,所以葛根提升津液的同时配合桂芍解肌就可以了;而刚痉出不了汗,所以除了葛根与桂芍的组合之外,还需要加上麻黄开毛孔发汗,而由于发汗是建立在津液的基础上,所以提升津液的葛根最重要,麻黄的量不能大于葛根的量,因此麻黄就用了15克,比葛根的20克小,但比桂芍的10克多。

桂枝加葛根汤VS栝蒌桂枝汤

,我们再来看柔痉的两张方,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柔痉的轻症,栝蒌桂枝汤治疗柔痉的重症。

汤证上二者的区别,一个仅仅是项背强几几,另一个则是身体强,几几然。体现在方剂上,二者在桂枝汤的基础上,一个加的是葛根,一个加的是栝蒌根。

这两味药的作用,都可以提升津液,但葛根仅仅是提升津液而不散布,栝蒌根则不仅提升津液还能散布津液,所以葛根对应的是局部的僵紧,而栝蒌则对应了全身的僵紧。

剂量上的变化也很有趣,葛根用了20克,而栝蒌根只用10克;重用葛根的结果就是桂芍减量,而栝蒌桂枝汤则没有减桂芍的用量,似乎就提升津液而言,10克葛根等价于10克栝蒌根,而对于解肌而言,10克葛根可以换算成桂芍各5克,也是蛮有意思的。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zz/205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