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学习伤寒论就是要前后互参,才能理解其中奥秘。比如此条,太阳病,应发汗,但是发汗太过,导致大汗淋漓,病必不除,因为大汗伤津液。我们看大青龙汤后面的煎服法,“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这个是不是和本条描述类似啊?这一条也就是服用大青龙汤导致大汗亡阳的治疗,那么亡阳并不是我们后世所说的“亡阳”,而是亡津液的意思。我们说大汗之后,病必不除,仍有表证,患者表现出汗多,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汗出恶风,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是津液外泄,津液在表不能温煦,提示津液大伤。在里呢?小便难,这个小便难是因为里面津液不足了,无尿可尿了。
总结一下就是表不解,表里津液大亏,我们知道桂枝汤养津液而解表,因此这里仍可以用桂枝汤,只不过在表里的津液更加亏虚,怎么办呢?加一味附子就可以解决。所以说附子是治疗津液亏虚的,并不是扶阳的。附子治疗津液虚是因为附子可以兴奋我们机体功能,产生亢进的作用,机体亢进过后,津液自生,所以这里有一个转换,很多人不理解。
仔细阅读伤寒论,可以发现,在伤寒论中很多方子都可以找到两两相对,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知道桂枝汤是治疗表不解,津液虚的。麻黄汤是治疗表不解,表上津液有余的。这是一对阴阳。桂枝加附子汤一样有一对阴阳,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表不解,表里津液亏虚。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表不解,表上津液有余,在里津液亏虚。这样归纳我们是不是学习起来就简单了?所以提示我们,伤寒论我们需要前后互参,多思考,多总结,才能读懂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