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桂花,人们都会联想起“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传说月宫里有一棵桂花,“高五百丈”,有一个人总在砍那棵树,他便是西河人吴刚。吴刚因在学仙之中有过失,被罚去月宫伐桂,要砍倒桂树才能获赦。但砍口却随砍随愈合,始终砍不倒。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这个传说不十分相信,他在一首七言绝句中提出疑问道:“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这个疑问提的确实好。因为桂花树不但是优良的观赏花木,而且还是珍贵的芳香树。着实应当多种一些。真正的桂花树,虽不像神话故事中说的那样“高五百丈”,但这种常绿乔木,也可以长到12米高。因为它原先丛生于岩岭之间,所以又叫岩桂。那碧绿的叶片终年不凋,正如汉代东方朔在《七谏》中所云:“登密山而远望兮,每桂树之冬荣。”桂花树枝叶密生,树冠呈球形或椭圆形。到中秋节前后,当众芳摇落之时,它的叶腋间却缀满密集的小花,清香飘逸,浓馥致远,所以又有“九里香”之称。桂花虽不甚美丽,但由于“独占三秋压众芳”,因而颇受骚人墨客的赏识,诸如“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清香不与群芳并,仙种原从月里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定花中第一流”等等,赞美之词,不一而足。这种潇洒不俗的桂花树,不仅在我国很受器重,在国外也颜负盛名。记得小的时候,唱过一首朝鲜儿歌,歌中有这样的词:”蓝蓝的天空银河水,有支小白船,船上有棵桂花树,白兔在游玩……”可见,朝鲜人民也把桂树当作圣洁、美好的象征。据说,在古希腊神话中,桂花树也被视为珍品,献给了主管科学和艺术的神——阿帕隆。我国古代考上了状元,则被称为“蟾宫折桂,独占鳌头”,而古希腊人称名声卓著的诗人为“桂冠诗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桂枝奖赏优胜者的传统,至今流传西方社会,只是已经有其名而无其实了。桂花树,是我国特产的观赏花木和芳香树。早在周秦间成书的《山海经》中,便有“招摇之山,其上多桂”的记载;屈原的诗篇,提到“桂舟”、“桂櫂”、“桂栋”、“佳浆”、“桂酒”,说明战国时桂树已成为工艺用材,桂花已被用以酿酒。桂花树,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栽培,其园艺变种和栽培品种很多,例如一般常见的开黄花的金桂,开白花的银桂,开橙红色花的丹桂,秋季开花较多、平时也有少数花朵开放的四季桂,五至十一月陆续开花的月月桂,以及叶片狭小的“小叶黄”,叶片宽大的“大叶黄”,开花较早的“早日黄”,花开一、二日变白的“白洁”,花在寒露时开的“寒露桂”,叶小如柳的““柳叶桂”等等。桂花树,原产我国西南和中部,现广泛栽培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而以苏州、杭州、桂林、扬州、成都、武汉等地最为集中。如果你到了苏杭一带,就能够看到纯白银桂、圆叶金桂、朱砂丹桂,并且还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桂花树;如果你到了长江边上的重镇武汉,就能够看到青山银桂、潢州金桂、小叶丹桂,还有咸宁晚桂、柳叶苏桂、大叶丹桂以及球桂等等。咸宁,是全国闻名的桂花之乡;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也是有名的桂花之城。至于华北一带以盆栽取胜的地方,那就数不胜数了。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莫桂酒兮椒浆”的句子。可见我国以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的了。以桂花作蜜饯和糕点的配料,以及用来熏茶,这都是极为常见的;桂花还可以提制名贵的桂花浸膏,用以配到高级香精,应用于化妆品和食品之中。桂树木材“纹理如摩”,俗称“木犀”,是雕刻的好材料,诚如白居易所言:“纵非栋梁材,犹胜寻常木”。¥5温州特产手工传统糕点桂花糕糯米糕网红零食夹心糕小米糕食品包邮淘宝旗舰店¥14.9¥25购买入秋以后,金风送爽,红叶吐姣,十里飘香的桂花开放了。桂花树,树形美观,花气袭人,又有许多用途。因而,与其说“月宫幸有闲田地”,敦促嫦娥何不中央种两株,还不如在大地多栽种桂花,使人们一览“繁英满目群”,那岂不更好!#动态创作者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