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体“麻”过么?
这个可不是指被电的发麻,而是平时身体总出现麻木症状的人。像是中老年人和很多的年轻女性,到了冬天一摸自己的手脚,跟个冰块一样,就算穿再多再厚的裤子,腿脚还是有冷麻冷麻的感觉。泡泡脚舒服些,泡完了,又开始麻了。
出现这个情况,千万小心,你可能患上血痹了。
什么是“血痹”?血能理解,这“痹”是个什么东西?
这个字的意思就是痹阻不通,痹症就是说我们人体因为受到了一些因素(风寒湿热)导致我们人体的关节和肌肉酸痛、麻木、屈伸不利、关节肿大灼热等一类病症。
而血痹就是因为“邪”入血分。不好理解的话,大家可以记住这是发生于肢端的血管性疾病,因为缺氧缺血导致的,这重点就是“气”和“血”。
身上哪里来的邪气?我怎么就开始发“麻”了?先跟大家讲个有关血痹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30出头的产妇,孩子是生下来了,但是出血量高达毫升,当时患者昏迷且血流不止,数小时后血才止住,此时极度贫血,但是由于同血型供血者一时间找不到,只输了ml,出院后感觉麻痹不遂医治未有效果,遂求中医调治。刻诊脉现虚弱小紧、面色苍白、舌质淡,这是典型的产后血虚,她这种情况被中医诊为血痹,遂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调治
血痹就是缺血么?其实也没错,但是造成血痹肢体麻木的情况,原因其实有两个:一个是风寒入体、另一个是血虚。1、风寒入体
我最开始说这个病和气血有关系,那么我们切入的角度就从“气血”下手。寒气是阴寒的,对应的是什么?会对我们身体的阳气产生影响。
中医讲气为血之帅。它包含了生血、行血、摄血的功能。“气”出了问题,它虚弱了、停滞了、方向跑错了,都会影响到我们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液运行出了问题,无法及时运送营养物质,就会出现心气虚、心阳不振、心血瘀阻、左胸刺痛全身的气息受到影响,就会出现多个部位的缺血,就会气虚血瘀产生麻木和疼痛。
2、血虚
“血为气之母”所以出现了血虚自然气虚就会找上来,气虚是这个病的主要因素,所以大家也能理解为何血虚会导致血痹。血虚最常见的就是在女性身上,月经过多、崩漏会出现,另外男性失血过多也会出现类似问题。但是我们说的出血还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津液的缺失。
我们的营卫之气会因为津液的缺失相应的减少,营卫之气是干嘛的?他就像是我们抵御外部危害的城墙,它出了问题,这些对我们身体有害的“外邪”会在我们身体里肆意妄为,最典型的就是冬季的“寒邪。
那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呢?医圣张仲景就有一道方子就很适合,可谓是“麻”的克星,专治腿脚麻木、冷痛、无力发软等症。
医圣张仲景的治“麻”古方既然寒是关键点,解决就要从祛风散寒开始,这道黄芪桂枝五物汤也就呼之欲出了。
原方组成:黄芪9、桂枝9、生姜18、大枣4、芍药9桂枝:性热,寒怕的就是热,用它来祛寒再好不过,桂枝聚集了大量的阳气,像个太阳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桂枝如心,心强阳足,心脏就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动力强了,全身的血液流通自然顺畅无阻,手脚麻木就会消失
生姜:生姜我们每家每户基本都在用,如果说补阳气除了桂枝之外,我们就要找生姜了。
散寒温经通络,在此方中和桂枝配合,把作用发挥到极致,促进身体血液的循环。黄芪:经络和阳气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就该补一补血了,选用黄芪,一方面是一味补气的药,在此方中还能起到固气生血的作用,所以用此汤时可以考虑此人近期有没有过大出血。
黄芪补气,这个气去推动血,流往身体各处,让气血运行顺畅,腿脚无力的情况改善了,健步如飞。
大枣与芍药:枣一个是补血,最开始讲了正气不足,寒邪就会进入体内,导致血痹,和黄芪搭配,益气补血,把气虚血虚的问题处理处理。大枣还能照顾脾胃,防止桂枝生姜太过燥,脾胃受不了,防止其伤害到胃。芍药是用来缓和止痛的,养血和营,通血痹。
除了我们说的肢体麻木的中老年人和女性外,还适合平时缺乏运动、身宽体肥无力、肌肉松软的人。但是切记一定是出现“冷”“麻”的时候才能使用,你看这方中这么多的温热,上火了可不好。冬天寒气凝滞,稍不注意人体就会受影响,可能会让我们的旧病复发加重,气血运行不畅还会出现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以外的发生,冬季的发病率是很高的,所以一定要注意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