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来了,有一种荨麻疹又开始作祟了,这就是风寒型荨麻疹,又叫寒冷性荨麻疹,特别容易在秋冬季发作,遇风寒就加重,比如,一到室外,风一吹,痒得就更加厉害。中医把这一类型的荨麻疹归纳总结为四个字:风寒束表。1、什么是寒冷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类型,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于青壮年中畏寒怕风的人,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本病特点是接触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质后,受冷区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约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可消失。多发于露出部位如颜面和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粘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饮亦可发生水肿,甚至腹痛。一遇温暖环境风团又迅速消退。整个寒冷季节时发时消,多年难愈。患者自觉瘙痒难忍,以致常常影响工作与休息。2、寒冷性荨麻疹治疗原则是什么中医认为寒冷性荨麻疹多因禀赋不耐,又食鱼虾等荤腥动风之物,或因饮食失节,胃肠实热,或气血虚弱,卫外不固,复感风邪,郁于皮毛肌腠之间而发病。再有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机壅滞不畅,郁而化火,灼伤阴血,致使阴血不足,复感风邪而诱发。《黄帝内经》里曾经有过记载。《灵枢·刺节真邪》:”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抟于骨,则为骨痹。抟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张仲景也说过:感受风寒之后会皮肤瘙痒。《伤寒杂病论》:“太阳病……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3、桂枝麻黄各半汤,轻松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组方:桂枝5克、芍药3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麻黄3克、杏仁5克、大枣4枚,水煎服。这张方子出自东汉大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名曰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作用就是解表,解表刚好与束表相对应,束表是让毛孔关闭,解表是把毛孔打开,麻黄能够把风寒束表的状态打开,它可以让你出汗,通过出汗又能把身体里的风邪寒邪带出来。好多人风寒感冒以后,浑身酸痛,汗又发不出来,麻黄一进到体内,把汗一发出来,酸痛就减轻了。桂枝能够把身体里的太阳升起来,它是阳气非常足的一味药。你看太阳一出来,人就觉得到处都亮堂堂的,觉得浑身上下都暖洋洋的,所有的阴寒之邪立马无处遁形。白芍是补血的,身体里的气血充足,气血通畅,就能把风邪固摄住。这也是遵循古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思路。杏仁润肺气,加强肺主皮毛的功能,杏仁又是仁类药,它含有很多精华的物质,能够把干涩的肠道变得滋润,也就是说它能润肠通便。冬天封藏的很厉害,再加上吃得好动得少,很容易生内热,当这股热气向外发散不出去的时候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有了杏仁,杏仁把向下的通路打开,即便有些很小的火热之气,也能及时消解掉。生姜、大枣、炙甘草,这三味药的主战场在脾胃,专门顾护脾胃之气。 还要再叮嘱一句,荨麻疹是皮肤病,但也是脾胃病,这可不是说有了生姜,有了大枣,有了炙甘草,就万无一失了,治疗皮肤病始终要谨记一条,那就是清淡饮食很重要。《难经》里说,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只有把脾胃养好,才能彻底断了疾病的根由。4、日常防护最重要!当然,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平时生活中做好预防也是重中之重:1)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保暖防寒;2)洗澡时避免使用强碱性沐浴露,洗澡后做好保湿补水工作,另外要勤换洗贴身衣物,保持个人卫生;3)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4)避免接触凉的东西,即使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也不要喝冷饮吃冰淇淋等。
●浑身起风团还瘙痒怎么治?看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湿疹、痤疮、荨麻疹、带状疱疹?《医宗金鉴》,用这个方就对了!
● 能性荨麻疹怎么治?一碗桂枝汤加减就能解决!
●后背埋根线,荨麻疹治好了,身上不痒,睡觉也踏实了!
喜欢就请点个赞再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