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羌活汤是时方当中比较有名的一张解表方,属于辛温发汗的治法,因此归入于六经的太阳病。
太阳病是表阳证,治法是发汗,常用药物是麻黄、桂枝、葛根、生姜、葱白。仲景用这五个药物来发汗解表,其中以麻黄、桂枝为核心药物构成了表证(太阳病、少阴病)的方剂,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要,那么为什么后世还要创造出来一个九味羌活汤呢?
古代大多医生的水平不高,很多医师也不见得能够理会并掌握麻黄、桂枝的临床应用要点。正是因为不会用麻黄汤、桂枝汤,用错了反而副作用问题更大,所以才有了畏惧麻桂如虎的说法。
高水平医家就担起了医学教育的责任了,著书立说,传播学术。金元时期的张元素想,既然普通医师掌握不了麻黄汤、桂枝汤应用鉴别要点,经常用错,干脆创制出一个不用麻黄桂枝的万能方吧,不论有汗和无汗的表证,都可以用它来解表发汗,这就是九味羌活汤。出自张元素的学生王好古的《此事难知》里。
方后注曰:“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也”。就是说表证重类似于麻黄汤证,趁热服,吃了以后还要啜热稀粥,加上辅汗法,就能达到发汗解表的效果了。如果表证轻类似于桂枝汤证,不需要发大汗,则不用啜热稀粥。通过辅汗法来调节发汗的力度。
九味羌活汤不管有无汗都能用,不管是麻黄汤证还是桂枝汤证都可以吃这个方子,这是针对普通低水平医生的解表方。但是对于掌握了六经辨证的大家而言,掌握了麻黄汤、桂枝汤,掌握了二方的鉴别要点,九味羌活汤在你面前看来就是小菜一碟了……
如果你能够妥善地用麻黄汤、桂枝汤、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包括白虎汤、承气汤,能够妥善的治疗温热类疾病温病……
推荐:伤寒与温病发展到阳明证时都是用白虎剂或承气剂,但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推荐:经方基本功:麻黄汤与桂枝汤的区别?
上篇:症状急迫,所以用大承气汤攻下
胡希恕经方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