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经方的最佳方法是研究探索经方的基础方。基础方是指辨治病证主要针对脏腑病变属性具有普遍性的方剂,既具有固定性、稳定性和特定性,又具有规律性、普遍性和可行性。只有重视深入研究基础方,才能为应用经方奠定扎实的辨治用方思维;只有从基础方深入学习与理解,才能把握与应用基础方。辨治疾病选用基础方的最大优点是针对病变属性而非局限于病变部位,尤其是辨治疾病的病变部位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时。
一、理气解郁基础方-四逆散。所有的气郁病人都可以首先考虑使用四逆散。
二、活血化瘀基础方-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作为活血化瘀的基础方,只要病变属性属于瘀血就可以选用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并不局限在妇科病,女人身上脂肪瘤也可以治疗。
三、治寒痰基础方-赤丸。赤丸有四味药,包括乌头、半夏、茯苓、细辛,就是温化寒痰。
四、治热痰基础方-小陷胸汤。
五、治疗湿热基础方-栀子柏皮汤。栀子柏皮汤有栀子、黄柏、甘草,是湿热,首先选用栀子柏皮汤。一个病人来看病,下焦湿热,还有瘀血,我们选两个基础方就是栀子柏皮汤和桂枝茯苓丸合在一起。
六、治疗寒湿的基础方-甘姜苓术汤。甘姜苓术汤有四味药:甘草、干姜、茯苓、白术。例如,一个女士带下量多色白,应该是寒湿,同时她说她的病证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一不顺心,盆腔炎就复发了,心情一好,病证没有好,但是相对来说轻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开两个方,一个是甘姜苓术汤,一个是四逆散。在门诊还遇到这样一个病人,慢性盆腔炎,带下色白,经常感到小腹疼痛像针刺一样,开甘姜苓术汤与桂枝茯苓丸。
七、益气补血基础方-芍药甘草汤。芍药是补血的,甘草是补气的。既有血虚又有气虚,都可以加上芍药甘草汤。
八、补血温阳基础方-当归四逆汤。
九、温阳壮阳基础方-四逆汤。四逆汤,生附子5g,干姜5g,炙甘草6g。
十、滋阴凉血的基础方-百合地黄汤。
十一、清热泻火基础方-白虎汤。
十二、泻热通下基础方-大承气汤。
十三、温阳通下基础方-大黄附子汤。
十四、清利水气基础方-牡蛎泽泻散。
十五、温化水气基础方-真武汤。
另一大类是代表方。所谓代表方就是指辨治病证在诸多方中挑选针对脏腑病变部位具有特有性的方剂,既具有集约性、典型性和特有性,又具有选择性、针对性和可靠性,辨治疾病选用代表方的最大优点是既针对病变部位又针对病变属性,也就是说,辨治疾病病变部位具有固定性与确定性。
一、肺寒证代表方-小青龙汤。肺寒证,同时,寒比较重,可以加上赤丸;如果一个肺寒证,加上情绪比较激动,可以加上四逆散。
二、肺热证代表方-泽漆汤。
三、肺气阴两虚证代表方-麦门冬汤。
四、脾胃气郁证代表方-橘枳姜汤。
五、脾胃虚寒证代表方-理中丸。
六、脾胃寒热夹杂证代表方-半夏泻心汤。
七、脾胃气血虚证代表方-黄芪建中汤。
八、肝瘀血证代表方-大黄蛰虫丸。
九、肝湿热证代表方-茵陈蒿汤。
十、肝热生风证代表方-风引汤。
十一、肝胆郁热气虚证代表方-小柴胡汤。
十二、肾虚不固证代表方-天雄散。
十三、肾阴虚水气证代表方-猪苓汤。
十四、肾阴阳俱虚证代表方-肾气丸。
十五、心气郁证代表方-枳实薤白桂枝汤。
十六、心阳虚证代表方-桂枝加附子汤。
十七、心阴阳俱虚证代表方-炙甘草汤。
十八、心肝阴血虚证代表方-酸枣仁汤。
十八、心肾阳气虚证代表方-茯苓四逆汤。
十九、心脾风痰证代表方-侯氏黑散。
二十、瘀热证代表方-桃核承气汤。
二十一、寒瘀证代表方-温经汤。
二十二、阳虚出血证代表方-黄土汤。
二十三、血虚出血证代表方-胶艾汤。
二十四、风寒湿痹证代表方-乌头汤。
二十五、阳虚郁热痹证代表方-桂枝芍药知母汤。
二十六、气血两虚夹湿证代表方是当归芍药散。
疾病的证型有很多,基本上都是基础方加代表方治疗。
接着就是衍生方,衍生方是指治病用方在动态中因病证演变而又产生的方剂,充实与扩展经方的最佳方法是深入研究衍生方,衍生方既具有秉承性、关联性和可变性,又具有随机性、特异性和操作性。例如,桂枝汤的基础之上加葛根;加黄芪叫桂枝加黄芪汤;可以加附子。为何要加黄芪,因为病人有气虚;为何要加附子,因为病人有阳虚;如果病人咳嗽、喘了加厚朴、杏仁。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重点突出有几个衍生方,一个是桂枝汤,桂枝汤的衍生方有二十多个。另外还有麻黄汤的衍生方、小青龙汤的衍生方、百合知母汤的衍生方、栀子豉汤的衍生方等,小柴胡汤的衍生方有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可以演变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及乌梅丸等,另外还有大承气汤衍生方、干姜附子汤衍生方、苓桂术甘汤衍生方、瓜蒌薤白白酒汤衍生方、麻杏石甘汤衍生方等。
这是分享中医知识;辨证与论治的平台。爱好中医的朋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