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退热(和解少阳),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神农本草经》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生姜,和解少阳。柴胡八证: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枢机之剂”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37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人,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97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 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98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99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芍药枳实生姜大枣大黄,小柴胡汤小承气汤合方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 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少阳之邪未解,又入阳明。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阑尾炎,肠梗阻,哮喘,术后肠功能紊乱,胆汁反流性胃炎,黄疸性肝炎,糖尿病周围性病变,腮腺炎,等。
大小对方,大治疗病情重,小治疗病情轻。小柴胡汤,少阳本证;大柴胡汤,邪重而正气不甚虚弱时使用。
柴胡桂枝汤,少阳兼表,小柴胡汤合桂枝汤,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癫痫
柴胡桂枝干姜汤,少阳兼太阴里虚寒(胆热脾寒),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加芒硝汤,少阳兼阳明里热,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芒硝,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瘀《神农本草经》)
柴葛解肌汤,柴胡黄芩葛根甘草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石膏生姜红枣,
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疏肝祖方。
柴胡疏肝散,柴胡芍药枳壳甘草香附川芎陈皮,《景岳全书》
补中益气汤
丹栀逍遥散,丹皮栀子当归芍药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煨姜薄荷,肝郁(化热)脾虚(夹湿)。
柴胡-生麦芽
定经汤,柴胡菟丝子白芍当归熟地山药茯苓荆芥,肝脾肾功能失调至月经紊乱。《傅青主女科》
完带汤,山药白术苍术人参柴胡白芍车前子甘草陈皮荆芥,升散除湿。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甘草当归,肝胆经湿热。
复元活血汤,柴胡蒌根当归甘草炮山甲桃仁红花大黄酒,瘀留胁下,痛不可忍。
引经药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阳,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红枣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铅丹,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扶正达邪。
强烈神经兴奋,心悸失眠,头痛眼花。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升陷汤,黄芪升麻柴胡知母桔梗,胸中大气下陷。
升阳益胃汤,黄芪人参白术、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羌活独活防风、白芍柴胡、泽泻黄连。
退热截疟,黄芩常山草果,
柴胡延胡索,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肝胆经引经药,治疗肝胆经循行部位疾病,比如耳鸣、中耳炎、偏头痛、甲状腺乳腺疾病、胆囊炎、肝炎、胸胁苦满、性功能减退等。
柴胡劫肝阴,可能存在,但是可以通过调整使用剂量、合理配伍来减少副作用。柴胡配伍白芍。
女子以肝为先天,多愁善感患者常用。“善太息”。
柴胡开郁优于香附。香附素有“解郁圣药”之称。
柴胡疏肝、升阳小剂量,退热大剂量,风药、引经药小剂量。
中成药,小柴胡颗粒、正柴胡颗粒、大柴胡颗粒,名柴胡非柴胡,各有所用。
任何好方都不可能一统天下,只是使用机会多一点,纵是宠妃也不可能独享皇恩,中药在不同方剂中功效是不同的,功效不同使用剂量也不同,角色是可以转换的。物尽其用,本草遇知音,于是有了张熟地,某柴胡,某黄芪等。
柴胡禀少阳生发之气,为足少阳之主药,而兼治厥阴,肝气不舒畅者,此能疏之,胆火炽盛者,此能散之,外感少阳者,能助其枢转以透膈升出之。《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学起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此少阳厥阴引经药。
《珍珠囊》其用有四,左右两旁胁下痛,日埔潮热往来,在脏调经内主血,在肌主气上行经,手足少阳表里四经之药也。
《名医别录》主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
药理
保肝作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退热,抗抑郁,利胆,抗惊厥,抗癫痫,改善睡眠,对小肠推动功能,调节免疫,抗肿瘤,促进脂质代谢等。
药房有柴胡叶、柴胡根,价格相差10倍,中药方子一般就写柴胡,所以抓药不要单看价格。
周小郎中中医空间,我随便说说,你随便听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