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诵读54丨桂枝芍药知母汤

北京根治雀斑医院 http://m.39.net/pf/a_8714325.html

I导读:年,中医书友会举办了 次经典诵读——《伤寒诵读》,每周两期,持续更新了一年,其中很多书友陪伴了我们一年,感谢你们的坚持。

今年,咱们正式开始《金匮诵读》,在这一年里,小编会将《金匮要略》的方证条文摘选出来,每周2条,我们一起记诵《金匮要略》。你,愿意加入吗?

《金匮要略》原文海报+《中医经典三家注》+中医书友会数据库金匮文章集锦或《宋柏杉·直击临床讲金匮》课程精彩观点。

一年时间

灵兰陪你背完

一本《金匮要略》

徐忠可注解

此言历节病,由风湿外邪而兼脾肾俱虚之方也。谓诸肢节疼痛,湿流关节也;因而身体为邪所痹则尪羸;湿从下受,亦或自上注之,总是湿喜归下,故脚肿如脱;肾虚挟风,故头眩;卫气起于下焦,肾元既亏,三焦无主,致太阳与阳明相牵制为病,故胃气欲下行,而太阳掣其气在上,太阳欲上行,而胃湿相搏不利,故短气、温温欲吐。用桂枝汤去枣加麻黄以助其通阳,加白术、防风以伸脾气,加知母、附子以调其阴阳,谓欲制其寒,则上之郁热已甚,欲治其热,则下之肾阳已痹,故并加之耳。喻师谓此为三焦痹方,似偏于内言之,若论痹,则内外上下无所不痹矣。桂枝行阳,母、芍养阴,方名独挈三味,以此证阴阳俱痹也。

尤在泾注解

诸肢节疼痛,即历节也。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形气不足,而湿热下甚也;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湿热且从下而上冲矣,与脚气冲心之候颇同。桂枝、麻黄、防风,散湿于表;芍药、知母、甘草,除热于中;白术、附子,驱湿热于下;而用生姜最多,以止呕降逆,为湿热外伤肢节,而复上冲心胃之治法也。

拓展学习:

1、宋柏杉:类风湿、关节病一定要留心激素

背诵《金匮》我们为你推荐灵兰·直击临床讲《金匮》点击此处,了解详情25篇原文一句一句解读40个病种一种一种分析首方剂一个一个应用仲景先师脉象一步一步解读从思维到临床,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该课程一经订阅,长期有效,随时随地,想学就学!

点击阅读原文,记诵《金匮要略》历史条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zz/145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