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一例产后反复发热案

得了白癜风能治得好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294189.html

治疗一例产后反复发热案

(作者:韦安理-10-12)

一位朋友的爱人产后连续发热10天,住院治疗7天,西医西药基本无效,反反复复,体温未能降至正常。住院后,烧又退不了,人又出不去,一家人折腾得够呛。

年10月4日问诊,主要症状:反复发热,体温 达40.2℃,住院用抗生素后,体温在37—38℃之间,一直未降至正常体温。怕风,不出汗,脖子难受;也怕热,时有郁闷;大便软烂,黏,不成型,吃凉东西不难受;舌苔白厚,水滑;脉有力;做月子期间,曾受凉发冷。

辨为三阳合病,兼夹水饮,处方:“小柴胡汤+葛根汤+苓桂术甘汤+生石膏”。

方子组成:(1004)柴胡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党参20克,炙甘草10克,生姜20克,大枣8枚,桂枝15克,白芍15克,葛根30克,生石膏45克,茯苓30克,苍术30克,麻黄15克(另包)。

煎服方法:捡上方二剂,一天一剂,一剂煎两次温服。特别注明麻黄要另包,要求如果煎药前身体不出汗,或者很少汗,就放麻黄。煎药前,如果身体出汗,多汗就不放麻黄。

服药反馈:10月5日服 剂药,当天体温 37.8℃, 37℃。10月6日服第二剂,体温 降至36.8℃,这是近段时间 次体温正常。让其按原方再捡二剂巩固。7日、8日两天,体温大多在37℃以下, 到37.2℃。自我感觉精神状态和体力都恢复得蛮好。医院也同意出院了。

辨证要点:

(1)“怕风,不出汗,脖子难受,脉有力”,这是太阳病,葛根汤证。

《伤寒论》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金匮要略.痉湿暍》1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2)反反复复发热不退,这是正邪交争,寒热往来,少阳病,小柴胡汤证。

(3)舌苔白厚,水滑,这是内有寒饮。患者连续打了8天的抗生素,大量寒凉液体输入到体内,一会伤阳气,二会造寒饮内停。用苓桂术甘汤散寒祛饮。

《伤寒论》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4)患者怕热,心中郁闷,这是里有热,加石膏清阳明里热。有的小伙伴可以会问,患者内有寒饮,大便软烂,为什么还要用生石膏这样的大寒之药呢?这是个好问题,以下分点回答:

①在《神农本草经》中,“石膏: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生齐山山谷。”这里讲“石膏微寒”,并非大寒。而张仲景《伤寒论》用药的依据主要来源于《神农本草经》。大医张锡纯也认为,“石膏性凉,味辛甘,非大寒之品”。不知后世医家为何认为石膏是大寒之品,畏之如虎,煅而用之?

②每个药物性味归经不同,各行其道,各司其职,不存在互相“撞车”的说法。在经方里,寒热同用的方子比比皆是。在本案中,生石膏针对的“怕热,郁闷”的症状。苓桂术甘汤针对的是“舌苔白厚,水滑”的症状。各做各的活,各干各的工。类似的方子有小青龙加石膏汤、越婢加术汤等等。

年10月8日问诊,一诊后体温正常,出院了。患者反馈服药后出汗多,大便烂,故去掉麻黄、生石膏、生姜,再加干姜。方子变成:“小柴胡汤+桂枝加葛根汤+甘姜苓术汤”,加减。

方子组成:(1008)柴胡3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党参20克,炙甘草10克,干姜15克,大枣10枚,桂枝15克,白芍15克,葛根30克,茯苓30克,苍术20克。二剂。

服药反馈:这两天体温基本正常了,没有再发热过。

几点体会:

(1)没有对比就没有 。治疗这种发热病案,对于中医来说是小菜一碟,按常规的辨证施治就可以了。我本人就治愈过无数例类似的发热病案,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zz/218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