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研究室学术沙龙(八)
——张立山教授讲《葛根汤的临床应用》
年9月23日下午我们举办第8次经方学术沙龙活动,由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张立山教授为我们作第7次系列讲座。此次张教授讲课主题是《葛根汤的临床应用》。以下是本次讲课的部分笔记,供大家参考:
一、葛根汤组成
葛根汤属麻黄类方,但不是由麻黄汤加葛根,而是由桂枝汤加葛根,再加麻黄组成。
葛根汤主要药物有:
1、葛根,药食同源之品,比如食用葛粉,葛花,因此这个药应用比较安全。《本经》记载葛根治“消渴”,用葛根治疗消渴病,比如祝谌予祝老的降糖对药方(生黄芪、生地黄、苍术、玄参、葛根、丹参);张锡纯的玉液汤(生山药、生黄芪、葛根、天花粉、知母、生鸡内金、五味子)。“身大热”,指葛根解表的作用,比如后世的柴葛解肌汤。“诸痹”,就是各种关节疼痛,比如项痹(颈椎病)、腰痹(腰突症)等。“起阴气”,指后世讲的葛根能升清阳。“解诸毒”,如葛花可以解酒毒。《名医别录》说“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汗,开腠理”,突出了葛根解表解肌的作用。《本草纲目》“葛根乃阳明经药,兼入脾经,脾主肌肉”,所以葛根可以治疗肌肉相关疾病,就是《本经》讲的“诸痹”,项背腰腿疼痛,包括口?(面瘫)、口噤(咀嚼肌痉挛)等。
2、麻黄,《本经》讲能“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指麻黄治疗外感邪气,高飞老师认为麻黄能“去邪”,不是单纯“散寒”。“止咳逆上气”,亦指外感的咳嗽。“破症坚积聚”,也说明麻黄“去邪”不是指单纯的寒邪,应该包括水湿痰瘀之邪。例:一内蒙患者,患肺部肿块(体积较大,不是结节),影像学考虑良性病变,无相关症状,求诊,该患者有过敏性鼻炎,其面色萎黄,鼻塞流涕,喷嚏频作,脉沉细,阴证表现,选用了含有麻黄的阳和汤方,就是考虑到麻黄“破症坚积聚”之功。另外该患者的肿块近脊柱,就是人体督脉,而阳和汤中有鹿角胶,鹿角近督脉(象思维),可治督脉疾患。“消赤黑斑毒”,肺主皮毛,治肺也治皮毛,可以美容治面斑(白芷、白术、桑白皮)。
3、桂枝,“补中益气”,建中汤,
4、芍药,有白芍、赤芍,白芍偏收,赤芍偏散,经方中赤芍、白芍之争没有定论,临床也没有体会到差别,都可以使用。
5、生姜,《本经》“去臭气,通神明”,《别录》“止呕吐,除风邪寒热”。
6、大枣,补中益气,“补少气少津”。“大惊”,甘麦大枣汤。
7、甘草,国老,能补中益气。一味甘草等于一剂小柴胡汤,可以利咽(甘草汤),可以清热解毒,可以止咳(现代的甘草片)。
二、葛根汤条文
《伤寒论》中2条,31条太阳病、32条太阳阳明合病。《金匮要略》中1条刚痉。要点:表实证,无汗,项背强;“必自下利”,“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葛根能“起阴气”,升清阳而止泻。后世讲的“逆流挽舟”,葛根汤应该是逆流挽舟 方。
项背强,口噤,刚痉,均是筋脉拘挛症状,这不是津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致,而是津液输布异常,津液在局部壅滞所致。
三、葛根汤临床特点
症状:项背强,恶寒无汗,身疼痛。
体征:颈部往下脊柱两侧至腰部,可有按压肌紧张或疼痛。颈椎病,腰椎病。
类方:
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去麻黄,颈项强,但汗出恶风,表虚证。
葛根芩连汤,太阳阳明合病,表里俱热,里热为主,舌红,苔黄腻。
四、病案
1、感冒1
女,32岁,恶寒发热身痛1天,38.1℃。处方:葛根汤。
2、胃肠型感冒2
女,30岁,恶寒身痛项强,无汗,腹泻,38.5℃,脉浮紧。太阳阳明合病。处方:葛根汤。
3、流感《经方杂谈》
男,42岁,流感季节,39℃,恶寒,头痛,咳嗽,口苦,舌红无苔,脉浮数。处方:葛根汤合栀子豉汤
4、葛根汤治疗新冠肺炎
5、鼻炎1
男,57岁,喷嚏流涕半月。清涕,口干,腰疼,咽痛,舌淡红苔腻,脉浮弦。处方:葛根汤加小柴胡汤加茯苓、白术、辛夷。
6、鼻炎2
男,73岁,鼻塞流涕5年。有鼻息肉,现鼻塞、喷嚏流涕,头晕,口干,唇干,不苦,遇冷重,大便正常,舌暗红,苔薄黄。处方:葛根汤加大柴胡汤加生石膏、辛夷。
7、咳嗽1
女,43岁,干咳,清涕偏浊,恶寒,无汗,口和,舌胖淡暗苔薄黄腻,脉细滑。处方:葛根汤加桔梗、杏仁、炒薏苡仁、薄荷。
8、咳嗽2
女,44岁,冬季受风咳嗽,痰少色微黄质粘,恶风寒,颈项强,骨节疼,无汗,口干,喜热饮,咽痒,舌胖淡苔薄,脉细弦。处方:葛根汤加厚朴、杏仁、生石膏。
9、水肿
女,79岁,肺纤维化,下肢水肿,夜间恶心,口苦,不欲饮食,大便不成形,肩背酸痛,无汗,舌暗红少苔,脉滑。
处方:葛根汤加茯苓、白术、柴胡、黄芩。
10、颈椎病
女,24岁,项背不适数月,头昏不清,项背发紧,畏寒,口和。处方:葛根汤(葛根60g)(生麻黄10g,3剂后出现心慌,减量)
11、偏头痛(刘渡舟案)
男,38岁,顽固性偏头痛2年,久治不愈。无汗,恶寒,流清涕,心烦,面赤,头晕,眠差,颈项转动不利。处方:葛根汤。
12、口眼歪斜(毕明义案)
男,82岁,隆冬感寒,发作右侧周围性面瘫,苔薄白,脉浮紧。处方:葛根汤。
13、痉病(万承康案)
男,75岁,体瘦,头项左倾,两侧颈项和后枕部僵硬麻木,牵强疼痛,转侧时疼痛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处方:葛根汤。
14、口噤(杨德明案)
女,45岁,咀嚼肌痉挛症,口噤不语,右侧颞颌关节僵硬、疼痛,张口困难,舌淡,脉紧。处方:葛根汤、芍药甘草汤(芍药60g,甘草30g)。
15、眩晕(李玉海案)
女,38岁,眩晕年余,不能抬头,恶呕厌食,恶风畏寒,头项强痛,背部酸楚,舌淡苔白,脉弦紧。处方:葛根汤。
16、喘证(叶桂亭案)
中年女性,秋天发病,喘息甚,活动受限,影响睡眠,每发时,颈项部强直如板状,转动作痛。处方:葛根汤。
17、腰腿痛(卢自昌案)
某,34岁,坐骨神经痛3年,右侧腰臀部疼痛,向下放射至右足部,弯腰和行步时疼痛加剧,舌淡苔薄,脉弦紧。处方:葛根汤加丹参、附子、牛膝。
18、失音(李笔恰案)
女,45岁,1月前受寒,发热咳嗽,热退咳止,突发声哑,发音不扬,口渴不欲饮,经治后完全失音。畏寒,喉间气堵,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处方:葛根汤加蝉蜕。
19、小儿腹泻(石宣明案)
男,4岁,出汗后受凉起病,肠鸣腹泻,大便清稀带泡沫,伴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处方:葛根汤。
20、小儿遗尿(林家坤案)
男,8岁,夜间遗尿,每晚1-2次,饮食正常,发育正常,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缓。处方:葛根汤。(太阳膀胱腑)
21、痤疮
男,21岁,面部痤疮,痒痛,溃破结痂,口苦,,心悸,大便干燥,舌红苔白而糙,脉滑数。处方:葛根汤加生石膏、丹参、通草。(阳明经循行)
《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葛根汤解太阳、阳明之邪
22、葛根汤-乌梅丸治疗失眠案(宋柏杉案)
23、葛根汤治疗失眠
女,41岁,失眠15年,产后情绪波动致失眠,易醒,再入睡困难,多梦,小便无力,喷嚏后头清,大便正常,口渴不欲饮水,饮水后手胀而浮肿,纳可,易紧张易怒,口不苦,脘闷。舌尖红,苔薄腻,脉沉细弦。处方:葛根汤、四逆散加茯苓白术附子。
小结:
1、葛根汤主表证。
2、治疗:感冒、咳嗽、喘证、皮肤病、脾胃病以及一切与表有关的疾病。
3、辨证可参照太阳膀胱经脉循行,由膀胱经再到膀胱腑,阳明经循行(治疗鼻炎),再到脏腑辨证(脾、胃),拓展其治疗范围。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