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阴阳解析

伤寒论: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汤去芍药汤主之,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处方: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

解析:

阳性药:桂枝、大枣、生姜、炮附子

平性药:甘草

阴性药:无

君药:炮附子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

炮附子:辛,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回阳救逆、温里逐寒、温经止痛。

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没有阴性药物,主要针对寒证;君药功效以温里逐寒为主,针对虚寒证;太阳少阴合病,表虚寒。

方剂中,炮附子、桂枝、生姜,驱寒解表;大枣、甘草,补中益气。

诸药合用以驱寒解表为主,补中益气为辅。适用于表证误下致虚寒者。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比较: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以发汗解表为主,健脾利水为辅,兼顾补中益气。适用于外有表证,内有虚寒水饮上逆津亏者。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以驱寒解表为主,补中益气为辅。适用于表证误下致虚寒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zz/2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