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名斋国货馆
如果对《伤寒论》条文不理解,不妨参考《辅行诀》对比学习,收获更大……
《辅行诀》二旦四神汤与《伤寒杂病论》有关方相比较,二者诸多方药味相同(个别方稍有加减),证治相似,但奇怪的是方名多有不同,成为人心中谜惑。
《辅行诀》现存方52首:大小泻肝补肝汤4首;大小泻心补心汤8首;大小泻脾补脾汤4首;大小泻肺补肺汤4首;大小泻肾补肾汤4首;补泻五脏方10首;二旦方(大小阳旦、大小阴旦、正旦汤)5首;四神方(大小青龙、大小白虎、大小朱鸟、大小玄武汤)8首;开五窍救卒中恶方5首。如果将以上诸方与仲景方相比较,可以发现以下三个特点:
01方中药味、症状、服法同而方名不同
如《辅行诀》中小阳旦汤、小青龙汤、小朱鸟汤分别同《伤寒论》的桂枝汤、麻*汤、*连阿胶汤。以小阳旦汤与桂枝汤为例来探讨其异同:
《辅行诀》小阳旦汤方证:
小阳旦汤,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呜干呕者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服已,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汗出则病不除也,取瘥止。若不汗出可随服之。日三服。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
《伤寒杂病论》桂枝汤方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乾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嗓热稀粥一升馀,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蒙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亲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①药味同,药量等,都是「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擘」,甚至在生姜的用法、甘草是生用、炙用上都一致。
②症状类似,如小阳旦汤有「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等;桂枝汤有「热自发,汗自出,翕翕发热,鼻呜干呕」等。
③服后调理都有食粥以助药力一说,如小阳旦汤有「服已,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桂枝汤有「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④禁忌相似,如小阳旦汤有「不可大汗流漓,汗出则病不除也,取瘥止」;桂枝汤有「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浆浆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二者对比,仲景有所发挥,如形容微汗用「遍身浆絷」(或为南阳方言)一词,又如仲景加以饮食禁忌,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由以上诸点分析可知,小阳旦汤与桂枝汤药味、症状、服法、禁忌等方面极为相似,然方名却迥异。由此推知,小青龙汤与麻*汤、小朱鸟汤与*连阿胶汤亦为如此。
02方中药味稍有加减,症状、服法同而方名不同
如《辅行诀》中小阴旦汤同《伤寒论》中的*芩汤加生姜;大阳旦汤同《伤寒论》之*芪建中汤加人参;大阴旦汤同《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加芍药;大白虎汤同《伤寒论》之竹叶石膏汤改人参为半夏;泻肾汤同《金匮要略》桂苓五味甘草汤加生姜。详细比较,可参考上例(小阳旦汤与桂枝汤的比较)。
03方中药味、症状、服法同而方名稍有不同者
如《辅行决》中大青龙汤同《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小白虎汤同《伤寒论》中的白虎汤;小玄武汤同《伤寒论》中的真武汤。都是药味、症状、服法相似,方名稍有变化。
▼点击图片结缘招财符摆件,旺财运催旺财星▼
▼点击图片结缘纯铜太公在此门贴挂件牌▼
▼点击图片结缘化小人招财如意 算盘▼
▼点击图片结缘风水靠山阵,五行生旺,山水调和▼
▼点击图片结缘麒麟铜板山海镇家居挂件,镇宅招财▼
「起名字、择吉日,结缘风水器物,美名斋才是专业的!」
酿名择吉、结缘法物
美名斋国货馆
美名斋国货馆
●九*日来临,五*月到底有多*?男女禁忌不可不知!
●结缘:道医秘制端午中药香囊+端午辟邪符,避邪除湿、驱瘟除秽!(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考试必备,增智开慧,增强考运,升职加薪!文昌开运,神器增益!
●中、高考必备“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开光灵符,考试必中。
●美名斋●中医辟瘟香囊
●常用搬家入宅择日流程。
●美名斋起名择吉馆
●高清动态图:十四条经络终于弄明白了!此文不收藏太可惜了!
●为什么自古以来卦不能“空”?
●失传已久的疗疾音乐,养五脏、解抑郁、去烦燥!
●新公司、店铺开业,一定要择吉日!
●姓名是如何影响事业的?
●“疾”是外来箭,“病”是心生*。
●身上的痣,千万别乱点!
●哪些人会因走桃花运而发财?
●药王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
●何为“算命”?什么又是“算卦”?此二者是不是一回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