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25味药精重新排列,五脏补泻汤的组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提要:长期以来,无论依据《辅行诀》哪个版本里的25味药精的排列顺序,去剖析五脏补泻汤的结构,都会发现有很多药物不符合规律,都要加上很多解释以说明为什么出现了“例外”。笔者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只要对25味药精的排列顺序略加调整,就能使十首五脏补泻汤的组方规律完全一致,毫无例外,就如同数学公式一般整齐有序,完美无缺,令人惊叹!

《辅行诀》原文: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门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系疗五脏六腑内损诸病者,学者当深契焉。

以上25味“药精”,根据其五味、五行情况列表如下: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如何按上述之表3,展现五脏补泻汤的组方规律。

一、小补某脏汤的用药规律:本脏补君药+本脏补臣药+所不胜之脏的补臣药+所胜之脏的化味药

例如:小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

请对照表3。这个规律是一目了然的。

其它各脏的小补汤也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例外!

二、大补某脏汤的用药规律:小补某脏汤+所生之脏(子脏)的补汤之前三味药,共7味药,符合“阳数七”的规律。(用补子的方法补母,阳为顺)

例如:大补肝汤=小补肝汤+小补心汤前三味药

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当从)旋覆花竹叶各一两

请对照表3。这个规律是一目了然的。

而且,其它各脏的大补汤也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例外!

三、小泻补某脏汤的用药规律:所不胜之脏的泻君药+所不胜之脏的泻臣药+本脏泻所胜之脏之泻臣药

如:小泻肝汤:枳实熬芍药椒各三两

请对照表3。这个规律是一目了然的。

其它各脏的小泻汤也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例外!

四、大泻某脏汤的用药规律:小泻某脏汤+所被生之脏(母脏)的大泻汤之第二、三、四味药,共6味药,符合“阴数六”的规律。(用泻母的方法泻子,阴为逆)

如:大泻肝汤=小泻肝汤+大泻肾汤之第二、三、四味药

枳实熬芍药椒各三两黄芩大黄甘草炙各一两

请对照表3。这个规律是一目了然的。

其它各脏的大泻汤也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例外!

现在,我们再来根据上述之表3,剖析五脏补泻汤组成药物之五行结构。

一、各脏大补汤,一方共七味药,使用《辅行诀》中之“用味”。

例如,大补肝汤各味药之五行属性如下:

1、桂枝:木之木。

2、干姜:木之火。

3、五味子:金之水。

4、大枣:土之木。

5、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当从):火之火。

6、旋覆花:火之土

7、竹叶:水之木

大补肝汤七味药重新排序后,其五行结构如下:

1、桂枝:木之木。

5、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当从):火之火。

4、大枣:土之木。

3、五味子:金之水。

7、竹叶:水之木

2、干姜:木之火。

6、旋覆花:火之土

大补肝汤的七味药具有五行中之“七”行:木火土金水木火,完美呈现了“阳数七”顺行的规律。

依据上述之表3,调整后的其它各脏的大补汤,它们的五行结构也完全符合这个规律,无一例外。读者可自行验证。

二、各脏大泻汤,一方共六味药,使用《辅行诀》中之“体味”。

例如,大泻肝汤的五行结构如下:

1、枳实——金之木。

2、芍药——金之土。

3、椒——木之水。

4、黄芩——水之金

5、大黄——火之木

6、甘草——土之火

大泻肝汤六味药重新排序后,其五行结构如下:

1、枳实——金之木。

6、甘草——土之火

5、大黄——火之木

3、椒——木之水。

4、黄芩——水之金

2、芍药——金之土。

大泻肝汤的六味药具有五行中之“六”行:金土火木水金,完美呈现了“阴数六”逆行的规律。

依据上述之表3,调整后的其它各脏的大泻汤,它们的五行结构也完全符合这个规律,无一例外。读者可自行验证。

综上,调整顺序后的25味药精,可以完美构造出五脏大小补泻汤。其规律之整齐,就如同数学公式一般,可使中医方剂从此步入科学化、逻辑化的殿堂。

另外,调整顺序后的25味药精及相应之五脏大小补泻汤,在实践中也非常有效。关于这一点,不在本文赘述。

(年6月1日修改)

参考资料: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王雪苔编著)

“炎黄国医”经方讲解系列著作介绍:

1、《神农本草经(药王孙思邈校订扩充版)》(对《神农本草经》精心校对整理的结晶)

2、《“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

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

上述著作可提供资料供学习使用。

与上述系列著作配套的经方课程:系统讲解失传已久的伊尹《汤液经法》经方体系,贯通理解整个中医方剂学数十个甚至一两百个经方、名方的组方规律,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学方剂。

一、《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二、《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课程已录成视频完整播出,这是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学习捷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zz/622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