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第条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系指伤寒多日,表证未尽,邪入少阳而见表里同病,方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量,合剂而成。
中学时,因锻炼不慎空翻时伤腰,自此落下腰痛顽疾。每因阴雨,劳累,伤风感冒前必犯,每犯时腰眼连及后背酸楚冷重胀痛,绵绵不绝而令人心烦,而CT检查无碍,未加治疗。上大学后,大一时因不适应外地生活,痼疾又作,腰部酸痛欲折,不能俯仰,无奈求助针灸系老师帮忙诊治。老师予以局部温针灸、拔罐、委中放血而缓解,后又巩固治疗月余,未再发作,活动如常,以为无碍。未料多年来反复发作至今,肝腧至腰眼扪之冰凉,酸,胀,冷,木,胀,痛,莫可名状。
细想起来,自接触中医学至今,已有10余年。10余年间,补肾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温阳散寒的方药吃了一大堆;局部以及三阴交、太溪、委中挨了无数针;艾灸从温和灸到直接灸,身上也留了不少疤;腰痛只见缓解,不见起色。往往今天折腾完,隔几日再犯,直接让我心灰。
后因机缘巧合,入得龙砂门下,跟诊李宏老师,有次中午聊天,无意间谈及此事,当时我捂着冰凉湿冷的腰,笑谈每到中午12点腰就开始闹妖,过了1点准好,舌脉均无异常。方药针灸用遍,竟无寸功!老师对曰:术之不效,当思道,发作时间恰为太阳病欲解时,不妨试试阳旦汤(桂枝汤)。第二天上班,大约七点多,坐在车上,照例捂着我的腰,猛然意识到这么多年来,腰痛确实有时间规律的,早上七点发作,九点自行消失,中午12点再作,一点多又好,一如常人,早晨七点到九点不正是少阳病欲解时么?
?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给自己开了一副柴胡桂枝汤,处方如下:柴胡24克、桂枝9克、人参9克、半夏9克、黄芩9克、生姜9克、大枣6枚。煎成3碗,头天晚上服下一碗,第二天早上又服下一碗,奇迹出现了!七点多上班时腰未觉冷痛不适,而且竟感觉两肩胛部非常的轻快。第二天处方加大量,柴胡40克,桂枝15克,半夏15克,黄芩15克,人参15克,生姜15克,大枣12枚,喝完后,腰部复常。
按:
1、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为少阳主方。而本例腰痛上午发作时间为早七点左右,恰应伤寒之“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如果疾病的特点是表现在这段区间,应该考虑有少阳病的可能。
2、本病之所以十余年来一直陷入胶着状态无解,很大原因是由于腰间冷痛酸胀这一症状,直接将人的思维引入肾阳虚或湿寒这一死胡同,却未想过,少阳不舒,阳气不得条达,亦可有酸胀冷痛之感。
3、腰痛二次发作为午间12点至1点,恰为“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而腰间恶寒,局部湿冷汗出,亦可视为太阳病之变证延伸,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疏风。只要病机贴切,灵活加减运用,效如桴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