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大拇指疼痛案
黄某女62岁
就诊时间:年12月1日
主诉:全身多处关节游走性疼痛,下颌关节疼痛不能张口,左大拇指疼痛半年。
四诊摘要:面黄,唇红裂,眼睛、鼻子干燥。舌红少苔,口干多饮,纳少,大便平时3日一次,在别处中医治疗后不调。手指之前怕凉,今发热,关节疼有响声。入睡困难。右脉沉弦弱,左脉沉洪。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症
辨证:阴虚血热,风邪。
治法:养阴清热,活血祛风。
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12月12日二诊:关节疼明显好转,口干,大便两日一次。右脉弦滑软;左脉沉小弱。已经不用服用止痛药,但仍不能干活。
上方调整:知母15g、赤芍30g、甘草10g、灵仙25g、木瓜15g、火麻仁20g。14付,继续服用。
12月24日三诊:患者自诉手已不疼,颈肩早上不适,舌淡红,苔薄少,脉沉弱,口干明显。
上方调整:赤芍15g、知母10g、灵仙20g、蜈蚣1条、麦冬20g、薄荷5g。14付
经过继续服用,诸症痊愈。
按:唇红裂,舌红少苔,口干多饮,都提示阴虚。大便3天1次是阴虚燥热。关节经常一活动就响,也提示阴虚。入寐慢,还是阴虚的表现。手指之前发凉,现在发热,为病久郁而化热。无汗是阴虚乏津无汗,所以不能用麻黄、防风、羌活、独活等温燥发汗。脉沉弦弱,脉沉提示久病,久病气机郁闭。重点是左脉,她是左手疼痛,左脉沉洪,这个脉和症状对上了,疼痛一般是哪边疼,哪边的脉就大,脉大则病进,脉小则病退。
结合四诊辨证为阴虚血热和风邪,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养阴柔肝的药,重点是治肝和治筋。桂枝芍药知母汤,赤芍、白芍同用,增强疏肝柔筋的作用,加桑枝引经,加威灵仙祛风止痛。久病入络,所以加了四个对药,全蝎、蜈蚣,乳香、没药。津液不足,唇舌干裂,加天花粉、元参和麦冬滋阴清热。
立即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