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治失眠谈一谈桂枝汤,几个意想不到

说到:“桂枝汤,治失眠?”大家可能会有些不解,其实,在《经方临床运用 辑》中,邓铁涛老先生就提到过“桂枝汤”的用法。为什么说“桂枝汤,治失眠?”,大家一起来看看邓老是怎么用的!

桂枝汤

桂枝9g,生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

水煎服,服后进少量热稀粥或开水,覆被取微汗。

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本方为仲景群方之魁,冠太阳病众方之首。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的方剂就有三十多则,可见此方在治疗内伤、外感的许多病证中,有着重要作用。

仲景设桂枝汤,原为治疗太阳中风表虚之证,有脉浮缓、恶风、自汗、发热、头痛、鼻鸣、干呕等征象者。

邓老亦颇推崇桂枝汤,认为不能把它局限于太阳中风证,本方在外感、内伤诸病中应用很广。

邓老对其别有妙用:以本方加减煎水浸足,卧前浸半小时许,有安神之功,对于心脾两虚或阳气虚弱的失眠有较好疗效。

一、为什么说桂枝汤可以治疗失眠呢?

这是从《灵枢·营卫生会》篇和《伤寒论》中悟出的。

《灵枢》认为:

人的寤寐与营卫运行正常与否有关。

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

营卫出于中焦,中虚则营卫不足,运行失谐,卫气入夜不能正常入于阴,即造成“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卫强营弱”的病理状态。

桂枝汤调和营卫、调理阴阳,且辛甘温之剂,浴足可引浮阳下行,不扰心神,契合病机,故可移治不寐证。

案例:

治一老年女性,患右侧脑梗死,左侧偏瘫,头晕头痛,半年多来苦于失眠,服多种镇静剂、中药安神剂无效。

治疗:

邓老诊其舌淡嫩、脉细尺弱,除内服补气活血剂外,另予桂枝汤加川芎、桃仁、地龙以活血,桑寄生、川断以益肾,煎成热汤泡脚,每晚8时始泡20分钟左右。患者连用3天后睡眠时间增加,半月后睡眠基本正常。

二、桂枝汤,几个意想不到的用法

1.一切外感证久不愈者

案例:患者姜某,男,41岁。因感冒数次服平热散汗剂太多,遂至全身酸痛无力,动则汗出,食睡不佳,心悸短气。似此小恙,竟病休50余天。

就诊时,脉象缓弱无力,舌淡苔白。虽时值严冬,尚自汗津津。证属营卫不和,令服桂枝汤两剂。服药后自汗大减,其觉体轻身爽,诸症若失。后以饮食调养几天而愈。

2.久逸突劳致营卫失调证

久逸突劳、出汗较多,致使全身疲劳、肌肉酸痛、口燥咽干症。本证常误认为感冒。如脉象柔软平和,寒热变化幅度不大者,亦属于暂时性的营卫失调,气血不和。服桂枝汤一剂,往往疲劳诸症很快消除。

案例:韩某,男,21岁。一冬未干重活,第二年春,因掘土平田,费力太过汗出较多,出现如上症状。服桂枝汤一剂后,自觉全身轻快舒适,次日又参加平田整地,一直健康无病。

3.妊娠反应

妊娠反应之全身疲劳,困倦嗜睡,胃脘嘈杂不适,遇冷则寒栗,遇热则烦躁,情绪无定。此症往往是由于妊娠 月,母体尚未完全适应,导致营卫、气血不和。如呕吐不太严重,脉象滑弱者,可服桂枝汤 剂,既能缓解妊娠反应症状,又利于胎儿发育生长。

案例:马某,女,29岁。妊娠两月出现妊娠反应,上述症状悉备,疲惫不堪。因此不能上班,误事很多,服桂枝汤两剂后,痛苦减去大半,即日恢复。

4.慢性眼病

桂枝汤可促使慢性眼病得到恢复。

案例:梁某,男,31岁。自述眼不能睁大,干涩怕光,视物不清,眼科诸法治疗三月不效。见其颜面色黄,体质较差,白睛微红不肿,脉象偏弱等征象。确认为此非急性风火眼病,不能清热泻实,又不宜大补气血。乃属整体营卫失调,气血不和,影响到局部,使目失所养。令服桂枝汤三剂,时过一周,基本恢复正常。

5.慢性疮痍

慢性疮痍,创面薄浅,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均不明显,只有少量渗出液,维绵日久不愈者。本证亦属全身营卫失调,抗病能力降低,疮灶失养,修复能力减退所致。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可促使创面早日愈合。

案例:刘某,男,34岁。下肢患慢性疮痰九月不愈。虽服真人活命饮等清热解毒药多剂不效。余予桂枝汤数剂,十全大补汤数剂,半月而愈。

6.重病恢复期

对于重病恢复期的患者,桂枝汤可促其早日康复。

例如:肝炎、肾炎、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或急性胃肠炎吐泻症状停止,仍感全身瘫软无力,饮食欠佳,精神不爽,自汗脉弱者。

此时虽主要病痛已去,但机体气血、营卫尚未恢复,如能及时服桂枝汤数剂,可使身体早日康复。

7.神经官能症

桂枝汤对于一般神经衰弱疗效很好。现代医学所称的神经官能症,与中医的“心肾不交”、“脾胃虚弱”、“气血不和”相类似。都意味着一个“营卫失调”的机制。

如有些患者体质衰弱,食欲不振,少眠多梦,心悸乏力,自汗脉弱,经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以促进其生理功能的恢复。

:充血体质或有急性出血者慎用。

文章部分来源于《经方临床运用 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利、邓铁涛。

文章部分来源于《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enzhoujk.com/afhzz/243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