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携母看病,50岁。言,自己去年服余吃两次药,病已好,再未发作,称奇。翻其病案,如下:
此为,看病时简记。
大意:胸骨痛四五年,主因生气时,大口喝水,连续三天三夜痛甚,难眠。近月加重。脉沉难寻。
刻:口苦、口干、舌干。余亦不知何因。初疑所致。不过仍据:口苦、口干、舌干,处方:柴桂姜汤加生石膏。五剂。二诊,言大效,如有气散开。处方:去石膏,合四逆散。七剂。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几率很大,甚至超过小柴胡汤。《伤寒论》第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余常以为用药指证,多有奇效。此患,效果时出意料,本意治好上证,胸骨痛或好,或不好,当再寻治法。曾曾今居然胸骨痛愈,更加坚信!余七八年前,曾治一位老太太,六十多岁,打嗝二十余年。未出嫁时,家贫,卖了一篮子鸡蛋,吃过几次中药,后来没有治疗。及至成家后,条件转好,居然屡治不愈。当时经验尚少,仅凭伴有症状,处方原方,不想三剂大效,后又服五剂。后没再联系。直至去年,再见其面,告诉一直没有发作。余用辩证要点,一家之言,望同道斧正。余亦发现治疗有症状的患者,加大剂量,降糖效果亦有奇效。请不要私信,有事直接留言。本人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