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方剂就如同一首诗,起承转合、抑扬顿挫,有着自己的美。学习中医,熟悉中医的基本理论是基础,然后要能够知道和会判断生的是什么病(诊断学),用什么药(中药学),如何组方治疗(方剂学)。
中医的方剂讲求君、臣、佐、使搭配,当然了这只是一种组方的方法,还有很多了。每次看方剂,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想起管理来。每一味中药相当于一名员工,一个方子就相当于组建了一个部门或一个项目团队。如何用好每一名员工(中药)的特长,那就是管理者(医生)要费心思的事情了。
好,今天先不发散太多了。关于组方的感想,慢慢给大家讲。
今天来讲讲《伤寒论》的第一方–桂枝汤,为啥称为第一方呢?此乃《伤寒论》首篇太阳病脉并治篇中的第一个方子。当然通过笔者观察和思考,这个第一还因为该方组方简洁(只有五味药,其中还有两味是食物—生姜和大枣,实际只有三味药物),书中很多方子是在此基础发展和衍生出来的–看来张仲景医圣也是靠一张方子打天下的!?
太啰嗦了,先看看原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如果不是看过伤寒论的朋友,估计基本上看到上面的文字就要关